第九百五十四章 謝再義:以多擊少,以逸待勞,如何不勝?(第2/4頁)
章節報錯
“龐將軍此來,真是一場及時雨啊。”謝再義的聲音渾厚,響亮如同洪鐘。
龐師立起得身來,抬眸看向那身形高大,目蘊冷芒的青年將領,抱拳見禮道:“謝將軍。”
謝再義說道:“龐將軍來的正好,我正愁手下無兵可用,你我兄弟正好一舉蕩平城外的虜寇!”
一旁的王子騰也看向眼前的昔日舊部,心思則是有些複雜。
當初如果不是在京營整兵出了亂子,他或許還是京營節帥?或許此刻領兵禦敵的是他?
龐師立與謝再義寒暄幾句,沒有多做廢話,而是將賈珩的命令簡單敘說了一番,說道:“北平局勢危殆,謝將軍如果有多餘兵力,當迅速領兵馳援北平。”
謝再義笑了笑,說道:“馳援北平的事先不急,如今先行派兵擊潰在城外遊離的女真人,龐將軍領兵而來,等稍稍歇息之後,我們合兵一處,午後就可舉兵出擊,別讓城外的東虜聽到風聲再跑了。”
龐師立聞言,面色微變,心頭猶疑不定,說道:“謝將軍的軍令是領兵前往支援北平,奪回居庸關。”
“大將軍的命令是宣府酌情增兵北平都司,如今敵寇仍在宣化城外虎視眈眈,而且頓兵堅城日久,銳氣全失,正是興兵直取之時,龐將軍有何疑慮?”謝再義朗聲說道。
用兵之道本就是隨機應變,此刻加上龐師立所領的六千京營驍騎,加起來就有兩萬人馬,足以平滅城外的女真。
龐師立聞言,一時間心底猶豫不已。
謝再義道:“龐將軍,你跟著大將軍時間長,還是謝某跟著大將軍時間長?縱然大將軍在此,也多半會領兵擊潰城外的小部清軍,而不是捨近求遠,長途奔襲,再遭了女真精騎的埋伏,那時候反而得不償失。”
有一說一,賈珩在此,肯定要領兵出城與女真漢軍兩旗以及蒙古八旗的精銳碰上一碰,取得勝利之後,再領兵匯合謝鯨,追擊豪格以及嶽託父子的女真本部精銳。
見龐師立仍不鬆口,謝再義說道:“龐將軍為何疑慮,如今這等以強勝弱的戰機,一閃即逝,等城外女真兵馬察覺過來,棄寨遠遁,我軍再想找到女真就不容易了。”
其實,這就是戰機。
戰機往往都是在雙方部署兵力的過程中,尋找出的動態強弱變化,猶如雙方下象棋,剛開局肯定是沒有任何機會,但隨著雙方走旗,肯定會扔出一個視窗期。
此刻,謝再義就是敏銳地把握到城外的戰機。
龐師立面色微頓,凝眸問道:“謝將軍,城中還有騎軍多少?”
“城中騎軍大概有著一萬,京營和宣化的騎軍,加上龐將軍的六千騎軍,足以與城外的女真漢軍兩旗和蒙古騎兵一戰!”謝再義慨然說道。
龐師立目光閃爍了下,剛毅面容也帶著一股堅毅之色,低聲說道:“那就依謝將軍之意!”
“這就對了,前往馳援居庸關,解北平之難,也不過是碰到女真人打上一仗,而且長途奔襲,人困馬乏,兇險莫測。”謝再義說道。
王子騰見著兩人敘話,尤其是看到龐師立這位昔日舊部下與謝再義豪氣干雲的模樣,心頭多少有些複雜。
見二人敲定了出城攻擊女真的計劃,也不好多說什麼。
此刻,城外的李國翰以及佟圖賴還有蒙古的巴林一部的明安,正在軍帳中議事,商量著下一步的調兵動向。
因為豪格與嶽託領軍匯合清國禮親王代善前往圍攻北平,僅僅留下了他們漢軍兩旗以及蒙古方面的精銳,兵力總數過萬,按說可以抵禦漢廷五萬大軍。
李國翰年歲四十出頭,頜下和鼻下都蓄著短鬚,沉吟道:“我軍在此盤桓太久,易為漢軍辨明虛實,趁機攻襲,不如等用罷午飯,離得宣化,前往居庸關與王爺匯合。”
明安說道:“李將軍多慮了,漢軍什麼時候敢主動出擊過?”
李國翰看向蒙古大漢,說道:“先前的鄭親王就是以為漢軍不會出城,才遭此大敗。”
明安臉色就有些掛不住,說道:“上次那是漢軍騎軍四萬,宣府從哪兒湊出這麼多騎軍?”
李國翰沒有辯駁說,自己等人也不是清國的本部精銳。
佟圖賴眉頭皺了皺,思索片刻,說道:“如果我軍撤兵,宣府方面定然派兵支援,現在是堅持到北平方面傳來捷音。”
明安面上帶著傲然之色,道:“兩位將軍放心,漢軍絕不敢出城,他們只敢像縮頭烏龜一樣躲在城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