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時無英雄,徒使豎子成名!(第2/4頁)
章節報錯
聽聞賈珩回來,薛筠以及其子薛蝌也從客棧中過來探望,說話間,父子二人來到驛館後堂。
賈珩起身,迎向對面的薛筠,笑著說道:“伯父面上的氣色看著好多了。”
薛筠也笑了笑說道:“這兩天用湯藥調理,身子大好了許多,子鈺在濠鏡那邊兒的事兒可料理清楚了?”
在濠鏡的衝突甚至不能稱之為一場戰爭,彈丸之地的武裝衝突,自也沒有什麼國戰的特別意義。
賈珩點了點頭,聞道:“諸事皆已停當,我說這幾天準備船隻返回金陵,伯父這些年在西夷諸國往來,可曾見識到夷人一些新鮮的制器?比如火器那些比我大漢要強上一些的制器。”
“制器?”薛筠低聲說著,儒雅面容上現出回憶之色,說道:“夷人的確有一些新鮮的東西,但如說超過我大漢,卻也不見得。”
賈珩道:“也不能輕視,有些東西還是有著可取之處,比如這火器之長,如果這般發展下去,將來更為先進也未可知。”
薛筠笑了笑,道:“火器為軍國重器,如何使用就由子鈺這樣的朝堂重臣思慮了。”
說著,目帶好奇問道:“今日廣州府城中都在議著子鈺要行開海之策?”
賈珩道:“開海通商,重建市舶提舉司,也算是恢復祖制,當初太宗年間還有隆治年間都開海通商。”
薛筠手捻頜下鬍鬚,贊同說道:“現在西夷諸國海上貿易頻頻,而我大漢這些年卻不怎麼向外貿易。”
賈珩道:“我也是這般意思,尤其是我國的絲綢、茶葉都可以賣給西夷,換取一些西夷那邊兒的特產。”
這個時候的華夏已經錯過了大航海,已經落後了一大步,現在正是奮起直追之時,比如等時機成熟,澳洲那邊兒完全可以搶過來。
薛筠點了點頭道:“茶葉和絲綢還有瓷器在西夷諸國很受歡迎。”
賈珩沉吟片刻,開口道:“等海禁一開,我想邀請伯父幫忙組建、經營一家公司。”
嗯,他想成立一家遠洋貿易公司,當然不是搞奴隸貿易,而是幫著經營商貿,繼續經濟財富。
薛筠聞言,面色疑惑,問道:“公司?”
賈珩解釋道:“公者,數人之財,司者,運轉之意,其實就是商會和商號,以便從事遠洋貿易,只是名字不同,取意大體一致,”
薛筠去過不少地方,如果能幫著掌舵一家商會,從事遠洋貿易,有了經濟財力以後想要做什麼也方便一些。
薛筠訝異道:“子鈺是想要做商業貿易。”
眼前這位賈族的族長,開海通商別就是打著這番主意的吧。
賈珩道:“既是開海通商,就要與西夷有所接觸,我國不便派吏員前往,就可改以商會前往遠洋開展貿易,打探夷狄內部細情,來往之間也能方便一些。”
遠洋貿易的事兒,他不好插手太多,改由薛筠這等姻親之家幫著操持是最好不過。
他與寶釵的事兒總歸是要示於薛家的,那時候真正就是一家人了。
薛筠欣然應允道:“這樣也是一個好法子。”
在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當中,薛家的定位本來就是依附著賈家,現在賈珩又成了炙手可熱的朝堂重臣,薛筠自沒有什麼意見。
寶琴低聲說道:“珩大哥要和爹爹做生意嗎?”
賈珩看向寶琴,笑道:“是啊,妹妹要不要過來幫忙?”
寶琴聞言,芳心大羞,臉頰微微泛起紅暈,柳眉之下的瑩潤杏眸見著羞意,說道:“我也不怎麼理著家裡的生意的,讓兄長幫你就好了。”
她過去幫忙算是什麼?
賈珩轉眸看向薛蝌,對薛筠說道:“伯父,表弟他將來是走科舉之路還是經商之道?”
既然薛筠幫著他做著海貿的生意,那他也投桃報李,幫著薛蝌在仕途上有所進益。
見提及自家兒子,薛筠看向薛蝌,說道:“我想著科舉和經商都行,不過兩榜進士不是那般好考的,等過二年,接管族裡的生意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