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齊昆:這是要一網打盡,一個不留?(第2/4頁)
章節報錯
因為她父親的身份終究有些敏感,尤其是在和兩江總督衙門已有約定,不能直接上門拜訪那位永寧伯,她從中牽線搭橋。
這就是安南侯葉家的生存智慧,面對兩江總督沈邡,為了一眾老部將,不得不與沈邡合作,另外再另外找人向賈珩示好,以便坐地起價。
但為防止甄鑄那樣的二五仔行為,被人所看輕,只得讓自家女兒出馬,掩人耳目。
顧若清想了想,輕聲道:「那等那天尋著機會就是,只是我與那永寧伯也不大熟。」
師妹就在那人身邊兒,實在不行,到時託師妹幫個忙也好。
就在兩人議著賈珩之時,賈珩則是與陳瀟還有一眾錦衣府衛的扈從下,已然乘快船悄然返回揚州。
此刻,天近子夜時分,一輪昏黃的圓月掛於中天,灑下無數清輝,鹽院衙門後堂燈火通明,人影倒映在屏風之上。
齊昆與林如海相對而坐,品茗敘話。
林如海放下茶盅,儒雅面容上見著笑意,道:「閣老,子鈺只怕還在路上,等明天再行計議,倒也不遲。」
齊昆道:「無妨,我再等等就是。」
抓捕兩淮鹽運使劉盛藻,揭開揚州鹽運庫虧空一案,茲事體大,他剛剛收到此信時,都覺得心頭一跳。
雖然想到永寧伯領著旨意,肯定要強勢徹查兩淮鹽運使司虧空,但這般雷厲風行,仍有幾分震驚、愕然。
這是要一網打盡,一個不留?
而就在兩人枯坐敘話之時,外間一個錦衣府衛進得廳中,拱手道:「林大人,我家都督過來了。」
齊昆與林如海紛紛起得身來,卻見從廊簷之下,披星戴月而來的賈珩,身旁還有陳瀟以及幾個錦衣衛士扈從。
廊簷懸掛的燈籠,隨風搖曳著遠近交錯的光影,映照著身穿黑紅蟒服,身形頎長,劍眉朗目的少年武勳。
因為逆著燈籠燭光的照耀,那少年眉鋒之下的面容,半明半暗,讓原本有些清雋、削刻的面容,多了幾分如山淵險壑縱橫的沉凝。
此刻,雖然沒有「每一次聽到你,總是大風起,每一次看到你,卻又驚雷起」的既視感,但夤夜而來,卻真有幾分奔波於急務之中的意境。
齊昆目光灼灼地盯著那少年,喚道:「永寧伯。」
林如海也起得身來,看向那蟒服少年,心頭也有幾分激動。
經過數月的糾葛,掃清鹽務積弊終於迎來了一線曙光!
至此之後,就是徹查鹽運庫迭年虧空等相關案犯。
賈珩衝兩人點了點頭,喚
道:「齊閣老,林姑父。」
在相迎之下,紛紛落座,錦衣府衛奉上香茗,徐徐後退,按刀而立。
齊昆面色默然片刻,打破沉默,問道:「永寧伯,先前劉鎮撫說可即行抓捕,這是怎麼回事兒?」
賈珩看向隨行而立的劉積賢,說道:「劉積賢,你來向齊閣老詳細通報。」
劉積賢拿起一份經歷司的公文,藉著燈火閱覽,沉聲道:「閣老,相關人犯為了從輕發落,招供出鹽運司虧空一案的相關牽連案犯,揚州八大總商悉數在列,彼等透過寅吃卯糧,賒欠挪用,自崇平元年,累計虧空數千萬兩之巨,虧空之大,觸目驚心,始為開國以來未有,現錦衣府探事、密諜對相關罪證正在其全力蒐集,而劉盛藻劉大人已確定涉案其中,為防案犯逃亡、隱匿、譭棄證據,錦衣建議迅速抓捕。」
齊昆聽完通報,沉默片刻,這位閣臣目光湛然地看向賈珩,問道:「永寧伯,如是八大鹽商悉數涉案,此案當如何審理?」
因為賈珩先前已經拿了聖旨,出示給齊昆,故而主導兩淮鹽務革舊布新,名正言順,但揚州八大鹽務總商都被一網打盡,在齊昆這等文官而言,也有幾分驚訝。
賈珩面色沉寂,聲如金石錚錚,道:「最終如何發落,這要看聖上旨意,相關挪用之銀,起碼要盡數追繳回運庫,縱彼等傾家蕩產也不能少了一兩!再根據相關鹽商近些年的所作所為,按罪行輕重定刑。」
齊昆眉頭緊皺,思忖著此案對揚州鹽務的影響,問道:「永寧伯,那明日如何發動?」「明天是八月十五,揚州鹽商邀請了劉盛藻參加花魁大賽的評審,明日,我與齊大人領錦衣府衛拿下劉盛藻,然後齊大人可以當著彼等之面,向本官請求錦衣介入、查察鹽務積弊,其他鹽商可暫行不予抓捕,只是在府中監視,限制出入。」賈珩沉聲道。
齊昆沉吟片刻,說道:「此法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