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甄雪:姐姐真是瘋了,她們兩個還不夠……(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每次都說對她情難自禁,然後這兩天次次都親她,她也沒什麼辦法。
紫鵑卻不知黛玉說的胡鬧是什麼,想了想,低聲問道:「姑娘,珩大爺有沒有說老爺那邊兒?」
黛玉玉容幽幽,輕聲道:「先瞞著吧,不然怎
麼樣呢?」
如是爹爹知道,她與珩大哥這麼一個有婦之夫卿卿我我,想來也是為難的吧。
可珩大哥對將來的事兒隻字不提,她也不知他是怎麼想的,究竟有什麼辦法。
官廳偏廂,一座軒室中,燭火明亮,小几上的茶盅,幾縷嫋嫋熱氣氤氳而起。
齊昆已然在待客軒室坐了,這位內閣閣臣臉色幽晦、凝重,心底正在評估著此案對揚州鹽務的影響。
因為齊昆並未與賈珩提前交流,因此也不知道賈珩對鹽務的看法,但隨著時間過去,也能從揚州鹽商口中賈珩對開中法不以為然。
忽而,聽到外間繁亂的腳步聲,只見林如海陪同著一個蟒服少年步入官廳。
「永寧伯。」齊昆起得身來,打量向賈珩,問道:「方才聽如海兄說,永寧伯在浣花樓遇上了東虜的刺殺。」
賈珩點了點頭,一邊兒落座,一邊兒說道:「齊閣老,奴酋十五弟多鐸領著一眾親衛假扮刺客,想要刺殺於我,被我擊傷,現在還在逃遁,錦衣緹騎以及騎軍正在搜捕此獠。」
擔心齊昆不知多鐸的重要性,道:「多鐸其人能征善戰,足智多謀,在東虜立國之戰中立下汗馬功勞,如今自以為能,深入我境,正是除掉此獠之機!」
齊昆道:「多鐸此人,我也有所耳聞。」
賈珩凝眸看向對面的中年官員,問道:「齊閣老也知其人?」
在古代王朝,不是任何官員都知兵虜之事。「據邊將所言,多鐸在歷次入關南侵之時,血氣悍勇,逢戰必先,在薊鎮、宣化等地多負盛名,如今自持武勇,行險一擊,倒也不足為奇了。「齊昆看向對面的少年,道:「他刺殺永寧伯,想來是認為永寧伯幾為日後心腹之患,想要提前剷除。」如此說來,眼前少年的確為應對虜事的專務人才。
這種來自敵人的肯定,毋庸置疑,更具有說服力。
賈珩沉吟道:「內裡有鹽商馬顯俊等人為其遞送訊息,這些商賈與東虜借海上貿易走私者,早就暗通款曲,據多鐸身邊兒的蒙古親衛交代,揚州鹽商中有商賈與其遞送訊息。」
其實,也未必是馬顯俊遞送的訊息,但這並不重要,已經沒有人在意了,反正只要兩者有著商貿走私,就是觸犯了禁忌。
齊昆遲疑了下,問道:「此事是否會影響到揚州鹽務?」
賈珩道:「齊閣老無須擔心,鹽務一事與此大抵無涉,而東虜之酋王在揚州府刺殺、逃遁,如視無人之境,系因江防疏漏空虛,我打算向聖上上疏,整飭江南、江北兩座大營
,重新檢視、梳理江防,還請齊閣老聯名具題。」
此刻的淮南之地因為是鹽區,故而在都司衛所制之下,設巡檢司,烽堠三級守禦體系,此外,入海口的掘港、廟灣、東臺有三守備。
齊昆道:「這需和金陵兵部有所協商才是。」想了想,又問道:「今鹽商勾結東虜,想來非是個例,可見廢除專商引岸之制,迫在眉睫。」
因為鹽務的主導權在賈珩前天請了旨意後,已經由賈珩主導,齊昆琢磨一下,就想問問意見。賈珩道:「專商引岸制弊端甚大,但開中法也未必沒有弊端,佔窩之事不說,就說邊軍每年糧餉龐大商人輸米以北,成本高昂,而商屯無良田可耕,也未必願意前往運糧,而邊軍牽涉到整訓之事,不是將兩事結合在一起,就能藥到病除,立竿見影的。」
「邊軍如今不是經過幾位軍機整飭,削減了不少人浮於事的兵將。「齊昆道。
賈珩道:「賬面上的經制兵額是少了,但戰力還能留存幾何?今歲或明春,東虜入寇,一旦有警,能否抵擋?這些都在兩可之間,如是賊寇四野躍境而入,彼等邊將以兵力不足,邊軍經制兵額,說不得還有反覆。」
最終發現裁軍之後,邊將擺爛,說並無富裕兵力可與敵野戰,那麼這次邊軍裁汰就是失敗的,他覺得南安郡王以及忠靖侯的所謂整頓,多半也是一陣風。
好在還有京營威懾,否則,什麼整飭邊軍,人家根本不鳥你。
賈珩道:「既邊事不定,鹽事則如浮萍無所憑依,何論即行開中?」
齊昆心頭一震,片刻之後,問道:「永寧伯為軍機樞密,有何高見?
賈珩徐徐開口道:「鹽法新制,開中不合時宜,猶待商榷,當然現在不論新制,當務之急,還是將鹽運司的虧空追回,重定典制一事,可在以後..是謂打掃乾淨屋子再行請客,齊閣老以為如何?」
暫且擱置爭議先把鹽運司的虧空追繳而來,有了銀子,那時候無論是重新建一支軍隊,摧枯拉朽地為邊軍換血,還是對邊鎮將校收買,都有了底氣。
這才是他賈珩版的以鹽事濟邊事。
齊昆咀嚼著賈珩的「打掃乾淨屋子,再行請客」之言,心頭隱隱有所明瞭,嘆了一口氣道:「那就先行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