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崇平帝:如卿不負朕,朕必不負卿!(第2/3頁)
章節報錯
“提前防備,如何防備?”崇平帝沉吟片刻,問道。
賈珩看向輿圖,說道:“聖上,對敵虜入寇之地進行推演,現在李閣老在薊鎮、北平督軍,東虜如不能以薊鎮、宣府突破,多半會借道蒙古,襲取大同、太原軍鎮,伺機威逼我關中之地,當然,仍以宣化、薊鎮為盯防重點。”
在以往的戰事中,因為大同、太原軍鎮城高牆深,得地勢之要,再加上有察哈爾蒙古為緩衝,倒很少自兩鎮進兵。
崇平帝看向輿圖,思量了下,道:“子鈺之言,不無道理,敵虜入寇,也就在這四處了。”
賈珩沉吟片刻,說道:“聖上,還有一事,如今九邊整飭武備,聽聞寧夏、固原、延綏等軍鎮已陸續有好信傳來,唯大同、太原二軍鎮,北靜王前往整軍仍是一籌莫展,一旦敵寇入境,需得及早防備才是。”
崇平帝面色凝重,目光落在輿圖上的大同等地,說道:“大同整軍不太順當,是需得及早防備。”
心頭不由想起先前如抗洪防汛一事,如果不是未雨綢繆,只怕江淮之地的水災情形更為嚴重。
賈珩這時,伸手指向輿圖,說道:“東虜歷年入寇,皆是從薊鎮、宣府一線等地入寇,如今我大漢滿朝文武視線均在此地,東虜未必不知,其若反其道行之,出其不意,借道察哈爾蒙古,繞道而襲大同、太原,關中勢必震動,或者分兵兩路,使我顧此失彼,難以相援。”
陳漢比之晚明的優勢在於定都關中,勉強得山河形勝之勢,而不用像晚明在北平定都,京師有警,一夕三驚。
崇平帝默然片刻,道:“聽子鈺這般一說,大同、太原之地防務尤重?”
賈珩輕聲說道:“聖上,差不多如此,此外還有平安州,接下來半年都要對以上幾處重新佈防,調配兵力,整飭武備,但北靜王在大同整軍一籌莫展,臣初回京城,還有些不了細情,不知具體緣由為何?”
提及此事,崇平帝臉色陰沉,冷聲道:“大同總兵蔣子寧說軍籍員額都有簿冊可行查閱,北靜王一一點兵,說兵馬俱在營房,並無缺額,又是以選鋒之法裁汰老弱,但大同軍將先是以防務關涉緊要,不好大動兵戈,百般阻撓,而後好不容易驗核,可最終也僅僅清理了幾百老弱之軍。”
賈珩沉吟片刻,說道:“難道大同總兵蔣子寧出淤泥而不染,這些年一直實兵實額?”
“據朕所知,經歷次查邊以及查訪,大同軍鎮缺額不少,卻不知蔣子寧究竟使了什麼手段,使北靜王根本看不出什麼虛實。”崇平帝目光陰沉,冷聲說道。
這北靜王真是識淺才薄,不說讓其帶兵出征,連整飭軍務都做不好,有失水家先祖顏面。
在陳漢開國之初,在四王八公中,尤以北靜王最為功高,但到了水溶這一代,竟連整軍都做不好,有賈珩這等珠玉在前,崇平帝自然對其大失所望。
賈珩想了想,建言道:“聖上,還需得再行揀選軍機要員,前往二軍鎮查問才是。”
崇平帝沉聲道:“水溶在大同城中,連大同實額兵丁多少都沒弄清楚,現在缺額幾何,朝廷不得而知,連再行申斥整頓的名義都沒有,彼等邊鎮將門,勢力盤根錯節,未得師出有名,又不好輕動,朝廷對此也只得暫且忍耐。”
當然,也是因為前段時間,賈珩沒有在中樞坐鎮,又抽調八萬京營大軍前往中原平亂,自然顧不得邊鎮。
直到賈珩以京營速定中原,邊鎮將門心神震動,原本還有些抗拒的寧夏、固原等軍鎮,在南安郡王、保齡侯的威逼利誘之下,選擇與朝廷合作,清查空額,裁汰老弱,起碼錶面上的兵丁數額補齊了七八成。
而大同、太原兩鎮卻以兵員皆為實額實餉為藉口,對北靜王的督軍整訓,虛以委蛇,敷衍塞責。
而北靜王自認沒有完成整飭武備的差事,也擔心回京以後,有損軍機大臣、一方郡王的體面,也沒有上疏請求回京覆命,事務一下子僵在原地。
賈珩道:“聖上,邊鎮將門自行其是,驕橫跋扈,非止一日,聖上無憂,等再不久,臣領京營之兵開赴大同之時,再行整飭。”
崇平帝道:“子鈺有何高見?”
賈珩道:“薊鎮、宣府,有李閣老親自坐鎮,大體無憂,而大同、太原兩鎮,微臣也不能讓其為敵所趁。臣以為,對東虜動向當提前有所防備,而不能被動迎敵,如果胡虜真從宣化、大同攻我,我方可有心算無心,謀求勝局。”
不等崇平帝相詢,賈珩想了想,說道:“聖上,臣派往濠鏡之地的錦衣探事遞送來訊息,已與濠鏡之地的紅夷搭上了線,尋找到紅衣大炮以及其他火銃,臣以為可重金禮聘相關匠師至神京,併購買一定數量的紅夷大炮,以為守禦城池之用。”
崇平帝面色頓了頓,目中現出幾分遲疑,問道:“子鈺,這紅夷的大炮與火銃,當真有驚世之威?”
這位中年帝王曾和賈珩提及過火器等軍國利器,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人。
賈珩沉吟片刻,輕聲說道:“聖上,以之守城,有斃敵驚馬之效,臣以為用來守禦城池,可謂軍國利器,當然別的也離不得將校用命,士卒效死。”
崇平帝沉吟片刻,道:“那就引進紅夷大炮以及相關火銃之技,我大漢京營原有神機營,想來夜能很快熟練操持火器。”
“聖上,引進火炮、火銃,尚需不少銀子,而且火炮、炮彈多為消耗品,還是要儘量在軍器監引入匠師,自產自用。”賈珩說道。
崇平帝聞言,一時默然,說道:“子鈺也知,這幾年國庫也沒有多少銀兩,京營軍餉過半都由內務府統籌,想要購置大量火炮、彈丸,還得另闢財源才是。”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雖說有不停抄沒浮財,但也沒少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