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黛玉:世間閨閣瓊英,何其之多?(第1/4頁)
章節報錯
寧國府,天香樓
清河郡主李婢月隨著元春、鳳姐,在幾個女官、嬤嬤的簇擁下進得樓中,小郡主今天穿了一身粉紅底色對襟荷花裙裝,一頭柔順秀鬱的青絲梳著少女特有的帶著劉海幾的髮髻,清麗韶顏薄施粉黛,但恍若清水芙蓉,青春原就是最好的脂粉。
「大姐姐,我還是第一次來你們家,這花園看著真是漂亮。「李蟬月臉上見著新奇之色,明眸四顧,環視著花園中種植的五顏六色的花卉,腳下一雙青底祥雲紋飾的繡花鞋,踩在一顆顆青色鵝卵石鋪就的石徑上。
元春挽著李蟬月的小手,珠圓玉潤的白膩臉蛋兒,語笑嫣然道:「小郡主第一次來,可能覺得新鮮,其實這園子沒有郡主家的大。」
對李蟬月所言的「你們家」,元春也沒什麼反駁,她與珩弟幾如夫妻,寧國府可不就是她家?
鳳姐則吩咐著嫡嫡,在後面抬著盛放各種金釵、首飾的錦盒,拿一雙嫵媚動人的丹鳳眼偷偷打量著清河郡主。
這位清河郡主,她還是第一次見著,身形嬌小玲瓏,眉眼安靜又不至冷清,比起前段時候那位同是天潢貴胄的咸寧公主,看著更要讓人心生親近一些。
說話間,元春已領著李婢月進得天香樓閣樓。
「太太,奶奶,大姑娘領著人過來了。「幾個嚰嫡朝著裡間的賈母、秦可卿等人笑著通稟著。
賈母等眾人徇著木梯蹙音望去,只見元春挽著李月的小手,繞過一架仕女圖繪的屏風,出現在眾人面前。
少女著粉紅裙裳,好似一株亭亭玉立,不蔓不枝的荷花。
眾人都是眼前一亮,凝眸望向小郡主,見其眉眼鬱郁,一如瀟湘之水,楚楚動人。
探春低頭在黛玉耳邊輕笑道:「林姐姐,這小郡主看著倒是有些像姐姐的品格。」
黛玉星眸嗔白了探春一眼,芳心羞惱。什麼都像她的品格。
「橄月見過榮國太夫人。「李月抬眸望著賈家的一眾姑娘、媳婦兒,隨著元春朝著賈母盈盈福了一禮,聲音輕輕柔柔,酥酥糯糯,並沒有宗室貴女的傲氣。
寶釵秀眉蹙了蹙,白海棠花蕊的臉上見著驚訝,這就是那位清河小郡主,看著倒挺文靜。
黛玉重又打量著那小姑娘,彎彎秀眉下的熠熠星眸,多是見著好奇之色,心湖中忽而生出一念。
世間閨閣瓊英,何其之多?
前有那位咸寧公主,後有這位婢月郡主,怪不得古人常言,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難怪他總是.....想起來了,就到她那坐坐,想不起來,十天半月不見人影。
比起寶玉時常圍著黛玉轉,賈珩有時候忙忘了,真是一晾黛玉晾十天半個月,屬於那種完全看不見人影兒,用後世話說,「他不來找我,大概是死了吧」的既視感。
所以,黛玉不知古人還有言,芝蘭當道,不得不鋤。
湘雲歪著小腦袋,眨了眨杏仁的眸子,好奇地看向李婢月。
「郡主快快請起。「賈母起得身來,似要伸手攙扶,笑了笑道:「自魏王封妃大典那天,有段兒時日沒見郡主了?不知長公主近日可好?」
儘管在逢年過節的典禮上見過晉陽長公主母女,可賈母與她們並不熟稔,也就是說不怎麼來往。
如今清河郡主親自登門拜訪,實是破天荒,頭一回。
不過想來也算累年世交,畢竟大丫頭跟著那位長公主身邊兒為贊善女官,還有珩哥兒也時常過去。
「承蒙太夫人問候,孃親她最近一切安好,這幾天皇舅舅龍體有恙,太后掛念著,我就和孃親時常往宮裡去見太后。「李婢月與賈母寒暄著,然後在元春的挽手下,坐到湘雲和黛玉近前,
但烏珠流盼的眸子,將目光落在秦可卿臉上。
原本在宮中就和秦可卿見過,此刻四目相對,點了點頭。
元春轉過來,又輕聲介紹著寶釵和黛玉以及幾個姊妹,因為釵黛兩人是客,就先從黛玉和寶釵介紹起來。
在賈家一眾鶯鶯燕燕、釵裙環襖中,黛玉和寶釵不管品貌氣質,還是神態舉止,都有幾分難以言說的出塵脫俗。「見過小郡主。「黛玉柔聲說道。
李婢月打量著黛玉,四目相對,喚了一聲道:「林妹妹好。」
眼前這位喚著黛玉的姑娘,眉眼鬱郁,眉尖若蹙,倒好似那古書上說的西施一樣。
寶釵此刻看向李婢月,水潤杏眸清波微漾,失神了下。此刻,心頭依稀有些不是滋味。
先是咸寧公主,現在又是清河郡主,不僅是賞賜一撥兒又一撥兒,連外面的宗室貴女也是一撥兒接著一撥兒的。
幸在他早早成了親,這些公主、郡主,再怎麼著也不會進得家中,否則還能做他的妾室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