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崇平帝:子鈺未雨綢繆,有的放矢……(第1/5頁)
章節報錯
坤寧宮
崇平帝在宋皇后的侍奉下用罷晚飯,接過茶盅漱了漱口,正要服用湯藥。
忽在這時,大明宮內相戴權神色匆匆自殿外而來,喚道:“陛下。”
“事情可辦好了?”崇平帝急忙問道。
“已經著人前往鎮國公府宣讀旨意,拿捕相關人等。”戴權低聲說著,不等崇平帝再問,從袖籠中取出簿冊,躬身,雙手呈遞過頭頂,道:“陛下,奴婢去傳旨途中,碰到了錦衣府的千戶,是賈子鈺的飛鴿傳書,剛剛編譯轉過來,還請陛下御覽。”
他之所以沒有前往鎮國公府上親自宣旨,就是因為在路上碰到了錦衣府奏事千戶。
根本不用想,賈子鈺的飛鴿傳書,定是好訊息!
戴權如是想道。
不過再是好訊息,他也不敢先行拆看,如獻寶一樣奉上去了。
前日的教訓慘痛!
“快,快拿來給朕看看。”崇平帝聞聽此言,眉頭一挑,放下手中的湯藥,連忙喚道。
如戴權一般,哪怕是這位天子也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會是一個好訊息,起碼不是壞訊息。
見天子放下湯藥碗,宋皇后秀眉凝了凝,旋即舒展開來,如今前線戰事關乎大漢社稷安危,陛下也不可能不上心。
而賈子鈺的飛鴿傳書,多半是好訊息。
想起賈子鈺,不由想起那天,天子暈倒時,他……
崇平帝拿過簿冊,在宋皇后纖纖素手接過女官宮燈,燭火照耀下,“刷刷”翻閱來看,原本冷硬麵容上的焦慮之色漸漸散去。
“陛下,賈子鈺怎麼說?”宋皇后柳眉下的清亮鳳眸,滿是關切。
崇平帝長出了一口氣,面容都有幾分振奮之意,放下箋紙,說道:“子鈺已領兵抵進洛陽,洛陽城沒事兒了,此外,奏報上還說,衛鄭兩藩歷年欠繳河南府糧秣逾三百五十萬石,已被賈子鈺著錦衣緹騎和京營兵卒配合河南府尹孟錦文從衛鄭藩邸中追繳啟獲,詳細奏報,有軍報和奏疏以六百里急遞送到。”
宋皇后聞言,心頭也暗鬆了一口氣,道:“洛陽無事,這就好。”
如果洛陽失陷,大漢的天可真就要塌了,這幾天哪怕是太后不說,但依然能看出太后心情的焦慮。
唉,也不知四弟在開封府怎麼樣了。
送皇后心頭幽幽嘆了一口氣。
崇平帝望向殿外的深沉夜色,說道:“如今朝廷大軍都在洛陽,洛陽已是安若磐石,不過糧秣一事,子鈺不說,朕還差點兒忘了,子鈺領大軍前往,糧秣輸送也是個問題,打仗打的就是錢糧,還有平亂之後的安撫,可都離不得錢糧,河南歷年受災,入不敷出,今以衛鄭兩藩欠繳稅糧補虧府庫,鎮撫河南局勢,可以說也為朝廷解決了個大麻煩,朝廷不用再向河南千里轉運糧秣了。”
說到最後,語氣已有幾分激動。
什麼叫省心的臣子?
不僅是走一步看三步,而且事事有料,不讓你操心。
三百五十萬石米糧充入河南府庫,這下子連戰後安撫所需錢糧都不短缺,三百五十萬石鎮撫河南亂局綽綽有餘,這又省了朝廷多少功夫?
念及此處,不由想起那少年那堅定、自信的的言語。
“縱河南皆反,臣自詡能從容彈壓,唯聖上因兵事錐心……”
如今看來,子鈺未雨綢繆,有的放矢,真是並非輕狂之言。
崇平帝思忖著,心頭也湧起對河南戰事的信心。
或許,賈珩之言在後世之人眼中,正如魏延守漢中豪言:“若曹操舉天下而來,我為大王拒之,若十萬之眾,為大王吞之。”
嗯?魏延腦後生反骨,多有不吉。
至於,對太上皇的幾個兄弟,這位天子自然沒有什麼憐憫和不忍的情緒,而且後續還要懲治兩藩,讓其退回侵佔糧田,安撫河南百姓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