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賈珩:王夫人作妖,他需和元春……(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等人物,掌著要害位置,她怎麼可能不去拉攏,但她不會使用那等王爺“聯姻”的笨法子。
而是要將這賈子鈺當成一顆重要棋子來用,只是她要為王爺留下一道後手,在那關鍵時刻幫著王爺,那她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念及此處,甄晴心頭一動,不由看了一眼自家容顏柔美的妹妹,說不得......她要出此下策。......
下午,京營,節帥大營
仲春時節的明媚春光,於午後慵懶地照耀在營房四周,青鬱蔥蔥的楊柳樹,枝葉隨風擺動,沐浴春光,軒敞的營房正廳,人頭攢動,均是京營的高階將校。
十二團營帶“都督”銜的將校皆在此外還有果勇營的四位參將瞿光、單鳴、肖林、邵超等人,以及遊擊將軍蔡權、謝再義、揚威營參將龐師立,聚在一堂,議著京營整頓事宜。
時隔數月,轟轟烈烈甚至釀出流血事件的京營整軍,終於漸漸落下帷幕。
賈珩看向宋源,說道:“如今十二團營,定兵幾何,都給在場的幾位都督說說。”
這時,場中傳來宋源堅定的聲音,道:“節帥,京營十二團營自去歲冬整軍,累經數月,招募陝洛等地流民青壯,募訓兵丁十九萬七千五百,擴充十二團營,皆為實兵實餉,先期經過作訓,裝備甲兵,已初具戰力,因後續兵源稟承節帥所言寧缺毋濫之意,未在實額補進......只是河南等地聞京營募兵,逃至關陝的百姓,有愈來愈多之勢。”
當初,賈珩曾與施傑論述京營兵額,施傑認為每營定兵額萬五,最終十二團營十八萬兵馬,而賈珩認為要二十五萬兵馬才夠用。
當初賈珩的設想前提,是以京營重兵威懾天下,隨時支援邊疆戰事要在調集大軍北進的同時,還要保持中樞一定兵力優勢。
對地方上,大抵是實內而虛外,在地方上強幹弱枝,在邊疆上邊裁邊補,從根源上抽掉北方三省的流民青壯,由朝廷組織起來,供給軍餉,或是生產自救,或是對外作戰,這就比在州縣地方附逆從賊強。
否則,等著民亂都被叛軍裹挾,就成了反抗朝廷的力量。
同時還隱藏著一個與崇平帝或者說與大漢政治執行一以貫之的準則,以北兵震南人,以南省賦稅供養北兵,鞭笞天下。
但相應而言,實兵實餉對戶部財政的壓力,比之以往動輒拖欠京營餉銀一年還要大,也就先有東城三河幫抄檢獲得橫財,後有忠順王府以及相關貪腐之官的抄家補充,這般連續幾筆橫財,才能頂住這個缺口。
而這筆錢有一多半,都是由內務府的內帑統籌而來,正是此番緣由,前日崇平帝才讓賈珩將事務重心放到京營。
賈珩點了點頭,沉聲道:“如今二十萬兵馬,倒也堪堪夠用,諸營暫停募訓,至於流民,本帥近期會進言朝廷,在三輔與河南等地興修水利,開鑿水井,以備乾旱,這些會招募大量民夫,可以紓解百姓生計之難。”
當初他在和天子進言,興修水利,囤糧備荒,正應在此處。
如今正行以工代賑之法來緩解受災影響,當然這要另起爐灶,這個銀子不能直接撥付給地方官府,否則聽不到什麼水響兒不說,還容易成為士紳加劇盤剝百姓的藉口。
好好地以工代賑,銀子貪了,再給你搞成濫發倍役。
而此刻的工部侍郎,正是他的老丈人,這就有了實操可能。
至於河南,他也需在地方內政上有所建樹,或者說要有自己的基本盤,河南就是他瞄準的地方。
無他,離京師近,隔斷南北,洛陽又和神京呼應。
只是河南這些年一直飽受旱蝗之災影響,天災人禍不斷。
“節帥,關要還是河南、山東等地的百姓,這般逃亡無數,長久下去,不是個事兒。”宋源遲疑了下說道。
賈珩道:“這兩天我會向聖上奏明此事。”河南、山東的問題,在於天災頻仍,官吏腐敗,雖蠲除了不少賦稅,但地方鄉紳盤剝不減,百姓無所生計,要麼往南方逃,要麼往關陝逃。
前者,兩江總督沈邡嚴令地方府縣,不得放山東、河南等地百姓渡江南下。
這一點兒雖然有些失之苛厲,但賈珩還是贊同的,因為流民南下,會對東南三省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不僅僅限於治安惡化,還有士紳蓄奴匿戶,私人家丁武裝氾濫等一系列嚴重問題。之後,賈珩又與十一團營的都督商討著作訓操典,根據作訓中實際遇到的問題,進行刪改、調整,這也是賈珩執掌京營以來的一個習慣,半個月進行一次。
大約討論了一個時辰,見再無其他意見。賈珩將記室參軍匯總的幾條修改意見閱覽了下,增添上去,而後說道:“諸位,東虜在北虎視眈眈,隨時有南下侵擾之憂,我等操演備虜不可懈怠分毫,最近的作訓,就先按此修改後的操典進行,等下月再總結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