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崇平帝: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第1/5頁)
章節報錯
翌日,正月十六
一大清早兒,天剛五更鼓響,賈珩就換上一身蟒服官袍,在賈府僕人以及過來接應的軍卒扈從下,騎上馬,在料峭的春風中,向著宮苑而去。
大明宮,一株上了年頭兒的桂樹掩映下,雕樑畫棟、飛簷斗拱的硃紅色宮殿巍峨矗立,殘月冷照,琉璃瓦瑩光流動,通明如水。
因上元佳節剛過,廊簷下的八角宮燈尚懸其上,隨風搖晃,遠而望去,燭光彤彤,簇簇似霞,燦如雲錦。
樑柱之畔以及丹墀上,一隊隊著大紅團紋飛魚服,腰懸繡春刀的錦衣衛,立身廊下,神情肅然,警戒四周。
這些正是賈珩先前調整錦衣府職事,排除在外的五大千戶所的儀衛以及內廠的廠衛。
漢白玉的宏闊廣場上,大漢朝百官黑壓壓一片,分文武而立,或是手持象牙玉笏、或是持槐木玉笏,頭戴烏紗帽,官袍繡以飛禽走獸。
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敘話的文武百官,各按品級群聚,不少官員臉上都有幾分節日過後的疲憊,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精力不濟,正在打著瞌睡。
一身圓領團紋蟒服,頭戴山字無翼冠的賈珩,身形頎長,立身在武勳佇列中,猶如鶴立雞群。
無他,年輕的過分。
而人群中的賈政,也在看著那如芝蘭玉樹的少年,目中現出滿意之色。
不足弱冠,官居一品,蟒服加身,大權在握,這是他賈家的麒麟!
而與賈政敘話的秦業,同樣時不時看著自家女婿,神情倒還矜持一些。
不遠處,保齡侯史鼐、忠靖侯史鼎、南安郡王嚴燁、北靜王水溶、柳芳、侯孝康、石光珠、馬尚等一干五軍都督府武勳俱在。
保齡侯史鼐與忠靖侯史鼎近前,與賈珩寒暄幾句。
南安郡王還朝賈珩點了點頭,北靜王水溶目光溫和。
這兩家王爺原是賈府老親,在初六之時,南安郡王的王妃還攜女眷,到榮國府拜訪了賈母,只是與賈珩執掌的寧國府,先前就不對付。
至於其他几几家勳貴,神色多見冷厲和淡漠。
除此以外,還有兩個年歲二十多歲左右,一身形魁、一身形偏瘦的青年將領,正在與幾人說話。
見賈珩看著二人,以為其不認識,忠靖侯史鼎在一旁笑道:“子鈺,那兩位是西寧郡王府的世子二等子金孝昱,另外一位是東平郡王之子一等男穆遠,都是因功封爵,並非仰仗祖蔭,兩位千里迢迢進京朝賀,初九方至,今日朝會特來覲見聖上。”
賈珩點了點頭,道:“兩家王爺之威名,我也算早有耳聞。”
東平、西寧兩家世子進京,身為錦衣府都督的他,自是瞭如指掌。
東平、西寧兩大郡王,在神京城都有郡王府,甚至還留了同族之人居住。
而西寧郡王,這位當年周王的袍澤戰友,派遣世子前往京城入官,更像是表示對崇平帝臣服之意。
西寧郡王身子骨不太行,留其子在北,擔心鎮壓不住局勢,也難保西北安穩。
至於東平郡王,世鎮雲南,一向對外的觀感就是“誰在中樞擁護誰”,似乎不參與奪嫡之事,這次入京仍是以朝賀的名義。
賈珩將二人容貌、身量記在心頭,旋即收回目光。
在紅樓原著中,賈母八十大壽,這兩家郡王許是察覺到賈家要倒黴,並未上門祝賀,與秦可卿出殯時,設祭棚的禮遇,幾乎判若兩人。
“東平、西寧是陳漢兩大軍事集團,也是陳漢軍頭林立中較大的一股勢力。”賈珩思忖著。
陳漢軍中山頭林立,開國一脈中的四王八公十二侯,也有勢力劃分。
以榮寧二公為主的京營,以北靜、南安兩家郡王,以及其餘八公構架的五軍都督府。
再加上這幾年隨著開國勳貴腐化墮落,太宗、上皇兩朝之邊將勳貴,營造出與內閣遙相呼應的局面。
而這時,金、穆二人,則是舉步而來,向著史鼎以及史鼐二人打了個招呼,二人氣勢凜然,面容沉毅,一看就是上過戰場的武將。
穆遠身形稍瘦,拱了拱手,笑道:“想來這位就是賈賢弟了吧?果然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方才幾以為是代化公。”
賈珩拱手還了一禮,正要謙虛兩句。
金孝昱笑道:“穆賢弟所言甚謬,據愚兄所知,賈賢弟可並非代化公嫡系血脈,而是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