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上元節(第2/4頁)
章節報錯
傅試連忙道:“學生屬意京兆治下之渭南縣。”
賈珩神情不置可否,心頭反而生出幾分狐疑,道:“傅通判遷調下縣,莫非是在京兆府任上,留下了一些手尾?”
傅試面色微變,急聲道:“大爺誤會了,下官如是不能清廉自許,當初,許府尹豈能容下官掌管獄讞之事?只是親民官牧守一方,唯下官平生所願耳。”
事實上,一方知縣,號稱百里侯,權勢遠非僚屬官可比,紅樓原著中,賴尚榮就為知縣,赴任地方。
賈珩沉吟片刻,道:“傅通判,其實如在京兆府為僚屬官還好上一些,來日遷轉六部,也不是沒有可能。”
傅試道:“新任京兆尹,人選未定,待其上任,下官心頭也頗為忐忑。”
原京兆府尹許廬升任,京兆尹一下空缺了起來,如今處在各方爭奪中,崇平帝似舉棋不定。
賈珩沉吟說道:“如是舉薦傅通判為一方父母,其實倒也不難,只是地方官非同僚屬官,干係重大,傅通判先前也並無主政一縣經驗。”
傅試拱手道:“還望大爺提點。”
賈珩道:“常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縱傅通判選派外班,在地方上比之京城還需謹慎幾分。”
地方官三年一考,如果連續兩次為中上,就可遷升至一府同知或知府,從這一點來看,傅試還是有野心的。
傅試目光熱切,說道:“下官不敢說才具過人,勤勉二字倒可堪稱道,如履任地方,當不致治下出大紕漏,給大爺丟臉。”
賈珩默然片刻,道:“傅通判,容我思量思量,此事稍安勿躁。”
傅試其人,人如其名,趨炎附勢,但一個政治集團中,也不可能各個都是道德君子,關鍵是對傅試怎麼用。
傅試見此,心頭一喜,連忙拱手稱是。
賈珩也沒有在意,看向一旁的賈政,問道:“二老爺,這幾天可還好?”
賈政點了點頭,道:“好上許多了。”
賈政經過三天,心緒調整過來,這會兒面色反而好了許多。
賈珩道:“明天,京中部衙監寺開衙辦公,二老爺若身子不適,不如告幾天假。”
賈政嘆了一口氣,道:“不至於此,身子並無大礙。”
傅試在一旁聽著二人對話,略有幾分好奇,卻不敢多嘴詢問。
賈政轉而說道:“先前聽璉哥兒媳婦兒說,府上要修園子,我聽門下清客所言,一個喚山子野的老先生,精於此道,可由其主持建造。”
賈珩道:“此人,我也有幾分耳聞,由其設計倒無不可。”
山子野就是原著中大觀園的設計者。
而後兩人敲定了此事。
賈珩轉而看向一旁的傅試,問道:“現在京察大計在即,京兆府可有動靜?”
這段時間,他忙於京營兵務,雖從錦衣府的探事中關注京察動向,但具體到六七品官員的感受,不得而知。
傅試道:“此事先自都察院始,六部也在查閱考成,下官聽說,許總憲開始清查都察院近三年御史彈劾奏疏,對御史以功績考評優劣。”
賈珩點了點頭道:“查人之前先自查,倒也符合許德清的為人。”
監察御史為正七品,正好藉助京察之爭,先將都察院整頓一番,順便加強對都察院的掌控。
傅試卻憂心忡忡道:“只怕這次是山雨欲來,風高浪險。”
他想調任地方,也有規避之意,他深知那位許大人的為人,原本在京兆府其實還是被束縛了手腳,如今去了都察院,只怕京城這一二年將會風起雲湧,出去正好躲上一躲。
賈珩道:“如一心任事,恪勤匪懈,倒也無懼風浪。”
幾人坐著,時近午時,眾人一同用罷午飯,傅試因一直敬著賈珩酒,不勝酒力,由著寧府僕人領至客房歇著。
賈珩與賈政則向著天香樓過去。
天香樓這邊兒,賈母也剛剛在兩府女眷陪同下,用罷午飯,正與幾個鶯鶯燕燕說話。
賈母看著舉止嫻靜,眉眼柔婉的傅秋芳,笑道:“傅家姑娘,今天在這兒陪著過完元宵,明天再走也不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