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崇平帝:這是他的兵馬!(第1/4頁)
章節報錯
夜色深重,內閣次輔韓癀的宅邸卻燈火輝煌,庭院廊簷、涼亭,也裝飾得花團錦簇。
書房之中,內閣次輔韓癀正與妹夫國子監司業顏宏,隔著一方小几相對而坐,韓癀之子韓琿,則在一旁神態恭敬侍奉茶水。
顏弘是韓琿的姑父,年歲四十左右,面如冠玉,氣質儒雅,頜下蓄著短鬚,其人與國子監祭酒劉瑜中,都是有名計程車林清流。
“兄長,聖上今日似有罷楊閣老之意。”顏宏放下手中的茶盅,凝眸看向對面的錦袍中年人。
韓癀點了點頭道:“楊閣老經賈雲麾彈劾之後,顏面掃地,再難總攝百揆,聖上也已見厭棄之意。”
得了韓癀確認,顏宏心頭一喜,問道:“兄長的打算是?”
韓癀目光幽幽,低聲道:“不可操之過急,需得給聖上時間考量。”
顏宏聞言,面上就有不解,問道:“給聖上時間考量?”
韓癀低聲道:“如今內閣五人已去一人,年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增補閣員,而李大學士又將赴北,那麼閣員增補就愈發成了急務,等閣員正式確定,倒楊才能發動。”
如果倒楊功成,他為首輔,那麼以天子的性情,為了平衡朝局,浙黨就大機率不會再遞補進來一位閣員。
但反過來,先利用天子對楊黨的疑慮,補進一位浙黨閣員替補內閣空缺兒,他再向首輔之位發起衝擊,那時浙黨就有兩員可在內閣。
如此一來,等他成為首輔之後,不管是施策,還是聲勢,都非他一人在內閣可比。
顏宏聞言,一時默然。
韓癀道:“我原本欲推趙尚書,若廷議不允,就以坐鎮兩江的沈邡沈節夫直入中樞,他在江南已有十年之久,勞苦功高,也該入中樞問事了。”
陳漢朝廷在江西、江南兩省之上設有兩江總督,而此刻兩江總督,就是浙黨中人。
但這對韓癀無疑是一個次選項,因為一來意味著與天子的政治交易,二來,哪怕是同為浙黨,也並非沒有爭執。
至於趙尚書,則是刑部尚書趙默,也是靠攏韓癀的浙黨中人。
顏宏沉吟道:“兄長,是否可借賈雲麾之聖眷,以壯聲勢?今日聽得傳言,他被聖上引入家宴,榮寵極盛。”
說到最後,面色也有幾分意味莫名。
顏宏為國子監司業,清流名士,曾教授過一些陳漢宗室子弟理義之學,因此有一些資訊渠道。
顏宏說著,轉頭看向韓琿,問道:“我聽說子升與這位賈子鈺交情匪淺,是吧,子升?”
韓琿連忙道:“姑父,當初賈子鈺未得顯跡之前,我曾與他有過聯絡,但父親說文武不好擅交,故而,最近倒是漸漸疏遠許多。”
說起此事,韓琿心頭也不由暗歎人生際遇之玄奇,誰能想到當初還要借他之力,在國子監文萃閣謀得一席之地的少年,如今已成長為連他父親和姑父都要等而視之的存在?
韓癀想了想,看向自家兒子,道:“等明日,他閱兵揚武事畢,你與於縝去登門拜訪拜訪,不要多說其,他自會明白。”
他為文臣,與這等手握重兵的武勳,雖說還是要保持一定距離為好,但也不可能一點兒都不通氣。
韓琿拱手稱是。
韓癀轉而看向顏宏,道:“如今李閣老赴北,京營如無意外,將會落在賈雲麾手裡,當然他也只是替聖上代掌,只是他如今勢頭甚猛,又上了《平虜策》,以後會愈發得聖上倚重。”
這是大多數明眼人的看法,賈珩只是崇平帝手中的一把刀,幫著掌控京營。
顏宏想起平虜策,皺了皺眉道:“兄長真的贊同其策疏所言,設軍機處,收軍政於上,還有大肆抬高武將地位?”
“這是聖上之心意,不好反駁。”韓癀目光深深。
可以說,他能不能上位首輔,關鍵就應在《平虜策》上,明顯該方略已為天子採納,最多是一些細節的拓寬和深化,這樣的大策,自需要內閣配合,既楊國昌冥頑不靈,他就反其道而行之。
想了想,道:“還要看他明日閱兵揚武,能不能得朝野認可。”
顏宏嘆了一口氣,道:“只得如此了。”
此刻不僅是韓癀在關注著賈珩閱兵揚武的成效,京中文武百官,上到內閣首輔,下到七品京官,無不等待著明日到來,一觀演武成效。
只要不太成樣,他們就會撥亂反正,維護文武之序。
……
……
翌日,崇平十五年,正月初一
天剛五更,賈珩就離了寧國府,騎上快馬,在錦衣府衛士的扈從下,前往京營節帥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