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飛的飛機飛抵京城。

這趟出去又是好幾個月,坐在飛機上往下正好能透過舷窗看到宛如棋盤的京城。

過冬之後,溫度回升到零度以上,整個京城的各種建築工程重新開工。

僅僅上半年,城區開工的專案就超過了六十個。

從天上看下去,工地的塵土升騰,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燕大旁邊的消防科技大學的新校區。

經過大半年建設,新校區初步有了輪廓,不少教學樓和宿舍樓已封頂了,估計最快明年就能開始投入使用。

還有京城南郊,原先京城拖拉機廠旁邊,出現了一片全新的巨大廠房。

這裡是拖拉機廠的新車間,專門用於生產農用四輪車和三輪車。

目前拖拉機廠除了生產坦克,民用拖拉機也沒落下,尤其是農用三輪車。

用這種結構簡單,價格低廉,能拉人拉貨的小型三輪車,取代目前農村的騾馬大車是必然趨勢。

隨著這幾年經濟發展飛快,國內工業已經不需要農業剩餘價值反哺,農村的土地政策也有了鬆動。

大型生產隊的模式更適合北方,耕地集中,面積又大。地形複雜,耕地細碎的南方,更適合包產到戶。

原先為了儘量集中農業價值,這種形式是不允許的。

現在,完全沒比必要死卡著不放。

一旦這方面放開,未來農用三輪車,小四輪拖拉機,包括神車五靈,都會出現爆發式的需求。

杜飛在這方面提前佈置,不僅拖拉機廠這邊,汽車製造廠也一樣,已經完成了設計,外形是杜飛親自畫的。

飛機降落,依然是京飛廠的跑道。

來迎接的人不少,又是喧囂了一陣。

在旁邊巨大的停機坪上,杜飛一眼就看見了三架格外巨大的運9運輸機。

自從亞運會上第一次亮相,到如今運9開始進入批次生產,首批六架已經交付給空軍,這三架是第二批,剛從滬市飛過來,進行長距離測試。

杜飛瞧著,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到,但看到這些大傢伙,心裡依然百感交集。

到目前,從戰略轟炸機到重型運輸機,以及能誇大洋飛行的客機都有了。

雖然技術不算先進,卻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夠生產大型飛機的果家。

接下來只要按部就班發展,一定能提前跟上阿美莉卡的腳步。

從飛機制造廠出來,杜飛仍按慣例先去朱爸那裡。

出去這麼長時間,肯定要先去點卯彙報。

輕車熟路,來到朱爸辦公的地方。

幾個月眉間,朱爸明顯瘦了。

杜飛皺眉,上前道:“爸,您怎麼瘦這麼多?”

朱爸擺擺手,微笑道:“沒事,最近忙的。”

杜飛猜到了大概。

現在已經是75年下半年,幾位老總的年紀……

朱爸職位雖然沒變,工作強度不可避免要加碼。

想到這裡,杜飛也只能在心裡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