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與顧丹說定了,接下來的事情卻也不是一蹴而就。

派飛行員過去,進行適應性訓練,還有後勤保養的問題,都需要時間磨合,最快也兩三個月。

好在對面面臨的問題差不多,即使莫思科同意提供米格戰鬥機,也需要一段時間交付。

這也是娜塔莎上次來提供這個訊息的真正價值。

否則,一旦越果的戰機形成了戰鬥力,杜飛這邊才反應過來,就會陷入被動。

在這期間,真臘境內的戰線仍維持著老樣子,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只在七月末的時候,越方發動了一次比較大規模的進攻,但面對林天生嚴密且韌性十足的立體防禦並沒有討到便宜。

直至八月中旬,第一批一共六架殲8改終於抵達暹羅,加入了空軍殲擊機大隊的序列。

相比起來,反而是更先一步的越果落後了。

主要是河內在速聯那邊的影響力有限,速聯的計劃經濟有他自身的執行規律,不是你想要,想要就能要,工廠那邊知道越果很著急,但也請你們先別急,一切皆有計劃。

就這樣,直至暹羅這邊拿到殲8改之後的小半個月,第一批米格25戰機才抵達越果。

但預想中的空戰也沒立即爆發,雙方都需要進行磨合,並且都在等機會。

直至這天,越軍在中部戰線展開進攻,林天生出動兩架炮艇機提供火力支援。

位於後方的機場上,米格戰機終於接到了出擊的命令。

隨著一聲令下,機場上的地勤和飛行員立即忙碌起來。

不過剛組建的空軍,畢竟經驗不足,顯得有些忙亂,咧咧巴巴把兩架米格25伺候起飛了。

他們的目標正是前線的兩架炮艇機。

進口這批米格,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對付南洋威和部隊的炮艇機和轟炸機。

關鍵就是要快,因為在雙方對峙的前線後面,就是聯軍佈置的防空陣地,不管是炮艇機還是轟炸機,只要飛回防控陣地的覆蓋範圍內就算安全了。

越果空軍則需要在短時間內突擊趕到戰場。

眼看著兩架米格25沖天而起,機場裡的人振奮又期待。

他們對這些從速聯買來的米格戰機寄予厚望。

然而僅僅過了不久,南洋威和部隊的警戒雷達就發現了動靜。

這種雷達是專門針對高空高速飛機的,當初擊落阿美莉卡的u2偵察機,用的就是類似型號的雷達。

只不過經過十多年發展,目前雷達的效能更強大了。

這個年代,戰機不存在‘隱身’的說法,尤其是米格25這種‘不鏽鋼飛磚’,從後方機場飛起來不久就出現在了雷達的螢幕上。

聯軍這邊立即響起刺耳的警報。

很快後方的機場就接到了命令,殲8改立即緊急起飛。

同時,在前線的兩架炮艇機也接到了撤退命令,立即調頭返航,飛向防空陣地,四臺同軸反轉發動機的馬力開到最大。

米格25的名氣實在太大了,超過兩倍音速的飛行速度,聽著都讓人覺得頭皮發麻。

炮艇機被追上就死定了。

好在防空陣地不遠,炮艇機的速度也不慢,不到十分鐘就飛了五十多公里,闖進了防控陣地的覆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