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不到兩個月,就進行了兩輪實驗,看來瓦西里還真是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

不過僅僅這樣,應該不至於讓老楊這麼高興。

果然,隨著杜飛一問,老楊立即吧啦吧啦說起細節。

聽到關鍵處,杜飛也禁不住露出笑容,心裡的種種念頭不住翻湧。

等老楊說完,問道:“對了,瓦西里同志呢?今天怎麼沒過來?”

楊廠長忙道:“來了,來了,就在前院呢,我這就去叫他過來。”

杜飛出去那麼長時間,這次過來彙報工作肯定要仔細準備。

楊廠長是老機關,事情想的周全,來的時候特地帶上了瓦西里。

這次彙報工作主要圍繞著瓦西里,如果杜飛太忙沒時間就算了,如果想見一見瓦西里,就立即叫過來。

等老楊出去,杜飛坐在辦公室,腦子裡卻湧出了許多思緒。

這次去南洋,尤其在加里曼丹北部佔了一大片地盤。

到現在,南洋的格局因為杜飛的出現發生了巨大變化。

這對南洋本地的小國來說,已經是翻天覆地了,但對杜飛而言,仍遠遠不夠。

因為這種改變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本質上的。

杜飛思來想去,要想真正改變天下大勢,必須出現更強大的推動力。

這種推動力可以是正治上的,也可以是經濟上、技術上的。

之前杜飛已經盡了全力,才有了現在朱爸的進步,黎援朝和林天生在外面的發展,才有了跟美果人合作的紡織服裝集團。

然而到了現在,尤其這次從加里曼丹回來,杜飛愈發覺著以眼下的情況,能在正治和經濟上發揮的餘地越來越有限。

做到現在的程度,已經有不少僥倖的成分。

剩下的,最穩妥的法子還是在技術上。

杜飛手裡握著消防器材公司,等新三家工廠合併進來,技術和生產能力將大幅提升。

到時候在技術上會有更多發揮的餘地。

但技術的根本還是人才,像瓦西里這樣的人才……

杜飛正想著,楊廠長和瓦西里快步走回來。

杜飛起身熱情跟瓦西里握手:“伊萬諾維奇同志!我聽楊廠長說了你的工作成果,真是卓有成效啊!”

瓦西里微微躬身,用中文道:“經理同志,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說著從隨身的公文包裡拿出了一摞圖紙:“這是實驗後,改進的防空導彈樣車的設計圖,請您過目。”

杜飛接過來仔細翻看。

大抵上跟原先一樣,只是對導彈的長度進行了加長,增加了一些細節。

杜飛一邊看,一邊聽瓦西里解說,目光卻一直盯著那輛作為導彈發射車的212吉普車。

在瓦西里的圖紙上,這輛212吉普車進行了大幅改進,對汽車的後橋進行了強化,後座拓展成了平臺,方便操作導彈。

但在杜飛看來,這種改裝實在有些糊弄事兒。

把四聯裝的防空導彈發射裝置放在212吉普車上,一看就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

等瓦西里說完,杜飛先肯定了他的工作,隨後忽然話鋒一轉:“伊萬諾維奇同志,我聽說大鵝有一種前四後四的八輪裝甲車……”

瓦西里立即道:“您是說BTR60裝甲車?”

杜飛立即點頭,他之所以沒直接說出來,就是不確定現在大鵝是否裝備了這種輪式裝甲車。

瓦西里反應很快,立即意識到杜飛的心思,問道:“你想搞這種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