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計劃的初識(下)
章節報錯
2)資料載體
意識本來就是生物流,從客體感知層面去描述,意識的本質是“資訊的分類處理”。資訊是能被思維主體識別的事物現象及表象,是思維活動的操作物件。
我們將意識生物流,轉換為資料流,放入新的載體,透過電能或其他能源方式進行驅動,理論上講,意識以資料的形式儲存、表現和傳遞輸出,意識又會成為新的思維主體(也就是資料載體)進行下一步思維的基礎。這就形成了一種意識自我演算或進化。
因此,當實物本體完全隕滅後,資料載體卻能繼續存活,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將獲得永生。
4、矩陣:元神計劃的基礎
意識的產生要求大腦的一些部位的神經元在足夠時間(可達500毫秒)內有足夠的興奮,身體各器官傳遞的訊號會影響我們對世界的感知、所做的決定、對自己的感覺,乃至塑造了意識本身。身體在任何與心靈有關的事情中都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人體內的器官會與大腦相互傳遞反饋訊號,由此成為意識的關鍵組成部分。這一系列活動所產生的的意識流,如果以資料形式表現的話,將是一個龐大的資料庫。
全球任何一臺超級電腦或者硬碟都無法儲存如此龐大的資料庫,更何況這個資料還以幾何形式倍增(考慮到以後,如果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元神計劃),所以,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強大資料矩陣,這個矩陣,其實我們都很熟悉,那就是網際網路。也就是說,這些意識流,將存活在網路世界中,也透過這個矩陣,和我們產生交流。
“這很熟悉是吧,這就是30年前,很多網路科技公司,提出的元宇宙。”佩良示意工作人員開啟燈光,讓大家從他的玄幻方案中(大家都這麼認為)醒來。
那個胖子明顯不耐煩了,他叫托馬斯,背後有華爾街的很多大機構大財團,他拍著桌子,吼道:“夠了,博士,你浪費了我們一上午時間,原來你準備開發出一套大型互動網路世界!請問WBT要轉型賣遊戲了麼?”
“元宇宙這30年來,得益於VR技術、資料傳輸、感知技術的大力發展,我們透過大腦感應器,可以進入各大運營商的建立的元宇宙世界,我們可以在裡面創業、戀愛、購物,建立出一個個社群,甚至國家,這已經是爛大街的方案了”一個董事會的成員也附和起來,看得出來,他是元宇宙的資深玩家。
佩良習慣性的扶了扶眼睛,平靜的說:“如果,我是說如果,您百年之後,你在元宇宙的中的你,還會在麼?那只是真實世界的你在虛擬元宇宙中一個美好透射影像而已,當真實的你不存在時,這面鏡子將會破碎,虛擬元宇宙中的你,不復存在。”
他又停頓了一下,用平穩而又洪亮的聲音說到:“因此,計劃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我們要開發出真正的元宇宙,在這個這元宇宙中的你們,不再會因為本體的死亡而隕滅,你們將以資料流的形式永遠存活在這個宇宙之中,而我們將是元宇宙的創始之神,所以叫元神!”佩良說到這裡,已經是非常激動,他看著大家,希望能有所反應。
然而,這次,沒有鼓掌,沒有歡呼,也沒有吵鬧,會議室一片寂靜,大家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