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動員會議(上)
章節報錯
在晚飯之前,基地的同事們帶著大家簡單地逛了逛生活區,並給他們安排了宿舍。因為是8月暑期,很多WBT員工遠在內地的家屬都帶著孩子前來探親,因此這裡就成為了一個非常熱鬧的社群。7人小組因為工作需要,被安排在離基地工作區最近的一個3層別墅裡,這裡本就是基地的涉外酒店配屬樓。從這裡到主辦公樓,也就10多分鐘。佩良博士和馬宇哲住在頂層,尚君和Maggie住在二樓,另外2人住在一樓。別墅配備了專門的安保和服務人員,一切都是按照公司最高待遇的。
在WBT西部基地中央餐廳貴賓廳,基地的同事們也給他們準備了一場小規模但挺精緻的接風晚宴。在晚宴上,也和元神專案團隊新加入的成員相互熟悉,大家好不熱鬧。在列車上吃了近3天快餐的RIO更是大快朵頤起來,博士提醒他不要喝酒,飯後7點還有正式會議。
7點半,在基地主辦公樓11層會議室,佩良博士他們等待了半個小時之後,慈董和托馬斯一行人姍姍來遲。慈董首先向佩良博士道歉:“對不起,佩良博士,和領導多聊了幾句,來晚了。”博士微笑的點點頭,示意大家入座,會議正式開始。
會議室裡坐滿了人,加入元神專案的新人,絕大多數就選自西部基地,因此,很快就能到崗。
會議開始,大家說著這2個月來各自的進展。
尚君代表生物理論團隊,說到:
1、意識由先天的潛意識和後天的表意識組成。潛意識可以說成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力量,它以無意識的狀態掌管本體的各種分泌,控制著本體細胞分化能量運輸,還有很大一部分記憶梳理。表意識是由本體後天自己建立的,建立方式就是從認識世界的那一刻開始,不斷不斷的繪製模型,然後將這個模型換算成一個利己或者利他的公式,如此本體就有了行動準則和方案,還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2、我們已經證實,意識其實既是腦電波,也是一種心理機制,或者說它是心理公式合適一些。為什麼說我們的意識是心理公式?而不是遺傳或者由自然界中的某種神奇力量或者暗物質組成的呢?最開始的意識就是一種應激反應,是大腦為了記憶各種不同的複雜情況而刻意記下來的,所有動物都有。而我們人類是這個搖籃中最幸運的一種動物。
3、我思故我在。為了讓意識從本體中匯出,進入載體,並進行自我演化,繼續生存。那麼資料化的開端,就是自我意識。也就是說,讓意識從本體到載體的轉移過程中,保持自我意識的存在。否則,我們認為意識就算複製出來,放入載體,也不會重新啟用。這就是自迴圈鏈的初始驅動。
4、以上是元神計劃的理論基礎,一切都等待於實驗驗證。
Maggie聽到第3點後,若有所悟,用電腦記下了“selfconsciousness(自我意識)”她的中文很好,能聽懂絕大多數詞彙,但確不習慣寫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