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7月中旬,WBT公司西部基地。

基地位於C國的西部邊陲,一個叫哈拉木的地方,蜿蜒的幾條內陸河彙集到這裡形成一個巨大的沙漠中的鹽鹼湖泊。原本這裡是一個大型的鉀肥生產基地,後來因為轉型關閉,於20年代底被WBT斥巨資購買,並進行升級改造。之所以選擇這裡,是因為WBT所進行的生物科技實驗具備一定的風險性,放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是不可能的。況且基地裡面大量的生物標本、藥物原料、機器裝置以及那一套可以和國家科學院媲美的量子計算機系統,都需要一個乾燥的環境。

元神計劃已經開始了一個月的時間,資料組的麥子奇、阿志和Maggie,也來到西部基地近一個月了。阿志、Maggie兩個人是第一次來到這裡,第一週的時候,對這裡風景都感覺驚豔不已。每天工作之餘,都興沖沖的在湖畔散步,在沙丘上看著日出日落,給奇形怪狀的各種雅丹地貌風化巖命名……按Maggie的話說,這裡和她在內華達州的家鄉很像,都有一種荒涼而滄桑的美。

可他們畢竟不是來旅遊度假的,元神計劃的進度壓力,也正如一把寶劍,懸掛在他們頭上。一開始,他們的進度還算可以,因為只是收集整理近年以來關於各種元宇宙和腦機的資料,並進行選型設計。

可他們的瓶頸也出現了,因此沒有了剛來的興致,大家多少有點一籌莫展。

首先是老麥負責的資料庫矩陣,他參考了國際國內眾多元宇宙資料庫模型,有純現實模擬的,諸如VR人生、虛擬帝國之類;有超越現實的,諸如神佛之路、魔獸世界;還有其他門類,比如戰爭類、經營類、影視類……各式各樣的元宇宙他都樂此不疲的參與,他每天都和一些同事們登陸穿梭在各個元宇宙社群,參與、觀察和記錄。一開始,大家還覺得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玩遊戲,可看到後來麥子奇因為投入時間過長,按基地醫生的話說,你已經出現感知混淆的症狀,建議休息,這才暫時停止。

其次是阿志負責的腦機裝置升級,自從20年代末各種腦機裝置出現以來,也是百花齊放,有用於醫學、軍事或工程等專業的侵入式腦機,也有用於各種元宇宙體驗的非侵入式腦機。各式各樣的使用者手冊,使用者體驗資料,設計圖紙也阿志的團隊疲於應付。但他還算有所小成,他們已經開發出一套升級版腦機,很像一套從頭到腳的連身盔甲,裡面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感應器和管線。只不過這套“盔甲”不是隻有1.30厘米左右,但這不是兒童版,而是前期將進行動物實驗,而實驗動物是黑猩猩。這是托馬斯方面強烈要求的,按照他的話說:“人類和黑猩猩的DNA相似度相差12%,可就這點差別,人類擁有了亞里士多德,也擁有了希特勒。”

最後就是程式碼方面,依據生物組提出的“產生意識→產生反應→導致行為→反饋意識→經驗積累→再次產生意識”這個自動迴圈鏈。Maggie和她的團隊,程式設計幾套可以自執行的程式碼模型。但是,有一個核心遲遲沒有解決,那就是程式碼執行的初始,必須是有人發出指令,也就是產生第一個意識,第一個原始碼,程式碼才開始自我運作。程式碼可以自己在開始和結束之間迴圈,但第一次不能自己開始,除非你讓它開始。而且很多程式碼只是單執行緒的進行一個迴圈,比如,你設定複製程式,開始執行後,程式碼可以進入無限複製的模式,但只是一個1,複製出無限個1,而無法自演變為1+1=2,除非你又設定加減乘除。Maggie意識到,目前最強的電腦,也只是電腦,它只是一個龐大的資料處理器,就如經常和圍棋大師、國際象棋大師對弈的電腦一樣,它憑藉自己超強的資料庫和計算能力,排列出極大的棋譜程式碼。但關鍵的是,電腦並不知道自己是在下棋,也不會主動和人類下棋,也必須人類啟動開始程式。“它就是一臺能力超強的差分機,只是根據資料邏輯選擇自己執行的程式碼,而不是自主分析做出選擇。它是沒有靈魂的。我們做出的程式碼也是!”Maggie給佩良博士遠端彙報的時候,說的這句話。

佩良博士建議他們資料組放假3天,出去走走,換換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