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以後,WBT公司,18樓,研發部。

整個研發部三天之內都做了調整,18樓有一半的辦公區間被隔離出來,作為元神計劃的專用區域,並且加派了安保人員在外圍,由此可以看出WBT對專案的重視。

尚君把元神計劃的理論階段導圖寫在白板上。這點她和佩良博士一樣,喜歡用手寫紙的方式,而不是全部依靠電腦來完成,他們一致認為手寫紙或者白板,更能全面展示出想看的東西。

當她把理論階段導圖畫完以後,仔細看了一下,才發現這簡直就是一個粗略而不能再粗略的骨架而已。佩良博士只是給了大家一個路標式的方案,還不敢保證方向是否正確。其餘的血肉或細枝末節,全部依靠小組成員去完成,就像一幅1000塊的拼圖,除了幾個關鍵點(也許是,也許不是)放在圖框裡面,其餘的都需要在浩如煙海的理論資料中去搜尋或創造。

“這就是做理論的枯燥,老傢伙,我們都給你帶進坑了……”尚君看著白板,腦海裡浮現出一大片書山書海。她露出一絲抱怨,看了看玻璃外,望向佩良博士辦公室。正好,博士也正看著她,卻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感覺。

尚君身後是馬宇哲和RIO,馬宇哲感覺到尚君的壓力感,說到:“不要著急,既然理不出更好的捷徑,那麼我們就一步步來,還是按照順序,先從本體腦部研究開始。”

尚君說:“我們的時間有限,不要說博士了,就是公司也不會給我們太長時間。”是的,按照WBT的規律,一個正式專案從開始研發到正式生產面世,一般就23年時間。元神計劃這種高階別專案,一般也就5年時間。公司和投資方都有一本經濟賬,才不會無限制的投入呢。

“那我們也兵分兩路,尚君你和馬老師負責本體腦部研究,重點在於更深層次和更高維度的將腦部展示出來,便於我們後期建模。而我,利用這段時間重點研究腦部掃描和神經元橋接技術。”RIO補充到,這是一個很有效率的辦法,就像隧道工程一樣,從大山的兩側開挖,然後勝利會師,全線貫通!

佩良博士看出了他們的糾結,走進這間巨大而明亮的討論室,說到:“不要被一個小的節點所沉迷,這樣我們會掉進一個思維陷阱,無法自拔。”他拍了拍尚君的肩膀,繼續說到:“小君,目前你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本體腦部儘可能的完全展開,要記住,我們不是建立一個腦部的解剖模型,這個已經有了,而是搞清楚腦部的意識產生、反應和接收的模型。”

“這個我明白,其實不僅是本體腦部,因為腦部僅僅是產生意識,而接收和反應資訊,是本體的整個神經系統來完成,整個系統1000億個神經元,光大腦就有140億以上的神經元。每個神經元大約有8000個突觸,連線至我們需要跟蹤的其它神經元,而且很可能每個突觸上都有幾個資訊。為了進行掃描,我們需要一個幾奈米長的3D突觸結構,目前WBT的實驗室,可以使用當前顯微鏡技術進行操作,雖然僅對小型腦組織(幾微米)進行冷凍或者塑化,這種連通性和突觸資訊執行可能達到10拍位元組,但要完成整個掃描,工程量會很大。”尚君簡單的又畫出了腦部、脊柱和神經分佈。

麥子奇聽完這一切,說到:“看來我們資料組確實應該走在前面,我們需要更強勁的掃描裝置,至少是高效能的量子計算機……”他說完,看了一下阿志和Maggie。阿志若有所思,Maggie話很少,只是一直記錄他們所說的話,每天的工作日誌記錄,也是她的工作。

“我贊成RIO說的兵分兩路,大家必須都動起來,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無論什麼方式和手段。”博士提高了嗓門,作為整個元神專案的負責人,他必須隨時給大家各種方式的鼓勵。他對麥子奇說到:“你們資料組準備一下,最遲明天動身,前往公司西部基地,那裡有最好的裝置和人員支援。至於你們生物組,我提醒一下你們,我們不是在做腦外科的生理研究,我們的方向是,本體腦部死亡之前,如何把意識複製出來,並且意識還能繼續演進,這才是元神計劃的本質。”

WBT公司的行事風格向來雷厲風行,公司必須要求執行力,所有員工入職的時候,都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軍事化訓練,因此在聽到上級指令後。麥子奇條件反射式的給了阿志一個眼神,兩人立馬走出討論室,回各自辦公室準備資料,然後回家收拾行李,準備下午就前往西部基地。Maggie小姐也只有緊跟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