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憤怒(第1/3頁)
章節報錯
安王府修繕一事趙含章交給了趙申,正巧邱志從大理寺出來了,趙含章讓他戴罪立功,去給趙申打下手。
其實就是將安王府的具體事宜都交給了他。
塵埃已落,邱志有再大的心也沒用了,最關鍵的是,趙含章斷了他的後路,此舉便是讓他只能掛在安王這條船上。
可朝代已改,跟著安王就意味著前途盡毀,偏他之前叫出那樣的話,趙含章只是按律罰他,既沒有殺他,也沒有革職,誰不誇她一聲公正和仁厚?
只有少數幾人知道她此計有多毒,讓邱志有苦說不出。
郭璞就一邊排演時辰一邊和傅庭涵道:“我們以後可得小心點兒,要是不小心犯了事,讓她記恨上,那真是痛徹心骨還沒法說。”
傅庭涵:“要是換上前朝的皇帝,因為官員得罪了自己就想辦法把對方弄死,這樣倒是不虛偽,你喜歡這樣的東家嗎?”
郭璞呆了一下後連忙搖頭,“算了,那她還是虛偽著吧,她要是能假裝一輩子,那就變成真君子了。”
傅庭涵見他來回排演了三遍,就問道:“你要算到何時?”
“急什麼,這登基就跟成親一樣,得選一個最好的日子,再選兩個次一等的日子給上頭的人選,一步到位,不然我算出日子來,他們又總有各種問題駁回,我每開一次卦也是很麻煩的。”
郭璞掐算許久,終於道:“要說最好的日子還是八月初五這一日,七月十九和九月初一也次一等,將這三個日子報上去給他們選吧。”
郭璞說到這兒抬頭上下打量傅庭涵,“趙含章登基,你得是皇后吧?皇夫?要不我順勢給你算一算冊大寶的吉時?”
傅庭涵:……
郭璞看著哈哈大笑起來。
塵埃落定,但這只是京城的,各方的反饋要慢一些到達。
正巧截留劉琨的兩封信到了。
趙含章先拆開他給祖逖寫的信。
信中主要是詢問祖逖洛陽的情況,皇帝是否受了委屈,以及探聽祖逖的態度;
然後拆他給趙銘寫的信。
到今日,劉琨都認為趙銘是個忠臣,在趙含章奪皇權這一條路上,他們是分岔的。
所以信中劉琨先是問趙銘到底怎麼想的,然後才泣涕交加的問他能不能善待皇帝。
趙含章將信丟進火盆裡燒掉,和元立道:“的確是個忠臣。”
元立道:“暗哨回稟,今日他用早食時忍不住落淚,徐州計程車人聽聞,有好多人跟著他一起哭泣。”
趙含章:……
“繼續盯著,不必特意做什麼。蜀地和西涼那邊也去信吧,他們也該知道了。”
元立應下,問道:“登基大典可要召見各州刺史和藩王?”
現在的藩王名義上只有三個,一個是蜀地的成王李雄,一個是西涼王,還有一個就是代王拓跋猗盧了。
趙含章垂眸思索片刻,點頭道:“是要召見,不過具體召誰還需商議。”
不是誰都能走得開的。
比如北宮純,他就一定動不了。
二郎鎮守邊關,一定也走不開。
見趙含章沉思,沒有其他的話再吩咐,他便躬身退下。
到了晚間傅庭涵才過來找趙含章出宮回家。
傅庭涵直接把郭璞卜算好的日子告訴她,“郭璞說八月初五那天的日子最吉。”
趙含章:“他不是說要齋戒後才能算嗎?”
傅庭涵:“他從昨日開始就沒吃飯了。”
趙含章一臉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