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和麥子。」

夏侯仁和陶烏對視一眼,問道:「朝廷也如此建議,村民們不遵從嗎?」

里正:「這高粱哪有大米和麥面好吃?粟的產量太低了,老人們都說有雨,但他

們說的也不都是正確的,所以聽的人不多。」

「而且種麥子和水稻也需要水啊,春天下雨是好事,」里正嘆息道:「秋冬那會兒,我就勸大家少種些麥子,你看,這大片大片的麥子還是種下去了。」

夏侯仁:「所以大家都沒少種?」「有不聽話的人,自也有聽話的人,還是有不少人家少種了小麥,今天我們就是勸那些不太聽話的人家,」里正道:「冬小麥已經種下去了,我覺得種下去也

挺好,反正朝廷給的地要養,夠種的,只要接下來少種稻子,多種高粱和粟就行。」

但他們並不打算聽里正的。

「那高粱賣不出價,也不好吃,這幾日城中的麥子和稻子都漲價了,我看這天好得很,我到地裡看了,小麥已經返青,長得好得很呢。」

「就是的,我打聽過了,那些個豪門貴族也都種小麥和水稻呢,您不讓我們種,回頭這錢全讓他們賺去了。」

「這是賺錢的事嗎?」里正跺腳,「這是救命的事,大將軍說了,將有天災,這水稻種下去,回頭全叫水給衝了。」

夏侯仁和陶烏也勸,「城裡糧價飛漲,就是因為將要有天災,讓你們種高粱和粟,也是為了防災,高粱和粟皆抗澇,或許能在水災中生存。」

村民們從善如流,「行,聽你們的,我們會種高粱的。」

夏侯仁和陶烏放下心來,以為任務完成了,但里正沒動彈,臉上還是很不高興,「你們種幾畝?」

「各種兩畝,也夠吃了。」

「夠吃個屁,」里正問道:「你光吃不納,要是那小麥和稻子都不得收,你拿什麼繳賦稅?」「那小麥不會不得收的,我都去地裡看過了,長得可好了,再過兩年就能收了。」村民說著火氣都要冒出來了,指著湛藍的天空問道:「您看這像是有雨的樣

子嗎?我們都犁地,開始蓄水犁田育稻苗了。」

「洛陽不像巴蜀,少有雨水,我們來這三年,春天能下幾場雨?」村民道:「就算它加一倍的下,那我們也不怕,正好了,免得灌水插秧了。」

「有洛陽的老人看過天了,今年就是多雨。」

「前年那麼大的旱災和蝗災,他們怎麼沒看出來?」村民質問,「當時問起來還說會風調雨順呢,結果我們種下去的水稻空殼了一半。」

夏侯仁沉聲道:「大將軍和郭神仙也說今春多雨。」

村民頓住,蹲到地上半天不說話,最後道:「行,我再多種三畝高粱和三畝粟,但水稻我還是要種。」

「行行行,不攔著你種,」里正道:「只是少種一些,以免浪費種子。」

又道:「漚的肥多施給高粱和粟。」

村民們嘴上應著,卻沒打算做。固執的人,就算是天塌到頭頂了,他們依舊會堅定的認為天不會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