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未曾說話,但王彬等王氏族人已經聯絡了好幾個門閥豪族上書為王廙說情。

就連周顗都和琅琊王道:“王廙本就沒有武將的才能,此非他之過,而是王敦和大王的過錯。”

要不是你們重用他為武昌郡郡守,他也不能犯這樣的錯,所以王廙是有錯,但你們的錯處更大。

所以他認為王廙罪不至死,不然他都要死,您和王敦又該如何自處呢?

琅琊王想要的是被王氏子弟佔去的職位,並不是非要殺死他們才算,何況,他還是挺喜歡王廙的。

所以琅琊王只讓劉隗將人收監,先坐一陣子的牢,等大家怒氣消散一些後他

再把人放了。

不過,放是可以放了,但當官是不可能了,他甚至可以藉著此事臨陣換掉幾個和王廙走得比較近的人。

結果,王廙前腳被抓,後腳建昌城失守的軍報就到了。

饒是溫和如琅琊王都一瞬間生起殺意,“怎麼會這麼快?”

然後大家就知道了,甘卓打了一個時間差,在建昌城不知望蔡投降時假用王廙之名讓建昌派出援兵,在建昌空虛之時,他又假裝從望蔡逃來,和援兵錯過,騙開了城門……

琅琊王大怒,一邊罵甘卓小人,一邊怨恨王廙愚蠢,“竟然避開了南昌逃回來,以致周邊各城資訊滯後,全然沒有防範。”

這下琅琊王也不願輕易放過王廙了。

戰事不能再惡化下去,王玄要是真的佔掉整個豫章,他便可以繞過揚州去廣州,還能迂迴佔領鄱陽郡,臨海郡和會稽郡等地,到時候斷絕揚州和廣州等地的來往,北西南三面都被圍,東面臨海,揚州就被包了餃子。

琅琊王心跟火燒似的,當即就要見盧興等人。

王導知道後嘆息一聲,不得不提醒琅琊王,“大王,這是荊州和揚州的戰爭,您若詰問盧御史,豈不是把自己放在了朝廷的對立面?”

琅琊王猛然回神,不管他願不願意承認,他現在都還是大晉的臣子,他可以割據江南作為自己的勢力,對外卻不能這樣說。

何況,他現在勢弱,也打不過江北。

琅琊王:“查,將搶掠荊州稅糧的人查出來!我要見使團。”

誰不知道搶掠荊州稅糧的幕後黑手是王敦?

但他現在也不是非要王敦承擔這個責任,只要王敦找幾個人頂罪,他願意用他們平息洛陽的怒火,這場仗不能再持續下去了。

王敦和趙含章之間,他願意選擇王敦這個對手,而不是現在就去面對趙含章。

他們內部的事就內部解決吧,琅琊王放棄借用趙含章的勢力打壓王敦。

王導縱然想勸說琅琊王歸順洛陽,也不會讓他狼狽的投降,他想要大家體面的歸順。

琅琊王連派出三路使者前往廬江,逼王敦交出兇手,做出決斷;又連派兩路人馬前去廣州,催促戴淵趕緊帶兵回來。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