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尤文圖斯的這個問題暴露得越來越明顯,甚至連球路推進都非常困難。

在尤文圖斯的整個戰術體系裡面,c羅是球隊得分的關鍵因素。

而所有的主教練在組隊和打造戰術的時候,往往都會圍繞著強點來進行。

這些年來,c羅的作用就是在得分,而想要得分,就一定會受到中衛的嚴密盯防,但以c羅的年齡,如果他更多的困在跟中衛的對抗當中,他的消耗會非常大。

這種情況就好像當年尹布拉希莫維奇指責範加爾說,自己跑動範圍不能太大,又好像羅納爾多當年說自己不能過多參與防守,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對於像這種型別的球員,主教練就需要做出取捨。

那麼問題來了,c羅不能跟中衛對抗,那就得有人去幹。

在皇馬,就是本澤馬,在尤文圖斯,就是曼朱基奇。

中鋒的存在,將c羅解放出來。

這一招原本是屢試不爽的。

但現在,問題又出現了。

皮亞尼奇受限後,球路推進不順暢。

難道說,指望赫迪拉跟馬圖尹迪帶球推進,組織和策劃進攻?

曼朱基奇要頂在前面,承擔利茲聯兩名中衛,能回撤的要麼是c羅,要麼就是迪巴拉。

先是迪巴拉回撤,但發現羅伯遜步步緊逼,讓迪巴拉的回撤發揮不出效果。

於是,c羅也開始回撤。

例如,第31分鐘的時候這次,但葡萄牙人回撤之後,還沒拿到球,米利唐就從身後突然躥出來,搶先一步將球給捅掉。

這名年輕力壯的巴西中衛就跟蠻牛一樣,甚至還撞倒了c羅。

葡萄牙人示意犯規,但主裁判笑了笑就過去了。

今晚,利茲聯的右路用米利唐,而不是阿諾德,就是要掐住c羅。

以上所有的細節,都發生在比賽當中,凝聚成了一段接近20分鐘的時間,看起來很僵持,雙方都沒能創造出很好的機會,甚至於有些沉悶的比賽裡。

一直到上半場收官階段,進入40分鐘之後,比賽局面已經完全被利茲聯所控制。

尤文圖斯根本就打不到前場了。

別說是射門了,想要把球傳到大禁區都難。

而利茲聯則是在不斷地創造出威脅,每一次的反擊都像是在步步緊逼。

一直到第41分鐘的時候,雙方的這種戰術和實力上的角力,終於出現了傾斜。

那是一次利茲聯左路斷球后,就地策動反擊。

米林科維奇背身拿球后分到了左路,交給了羅伯遜,後者再直傳給姆巴佩。

法國邊鋒帶球嘗試要突入禁區,但被德西利奧跟住,被迫回傳給了左邊路的羅伯遜,自己從左角斜插大禁區。

羅伯遜在禁區左側接球后,吸引了防守的注意力。

這時候,姆巴佩、瓦爾迪和登貝來都在尤文圖斯的禁區內。

斑馬軍團的防守也是如臨大敵,生怕被羅伯遜突過去,下底傳中,於是德西利奧嚴防死守,就堵著羅伯遜的下底線路,皮亞尼奇也回撤到了禁區內協防保護。

但這時候,禁區外圍就暴露出來了。

這就是脫節的後果。

羅伯遜搶在德西利奧之前,將球倒傳回到了大禁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