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率先進行了換人調整。”

“馬里奧·戈麥斯換下了二十七號的阿拉巴。”

“海因克斯顯然也是想要放手一搏,盡最後的努力。”

“現在拜仁在球場上有兩名中鋒。”

“不知道換人之後,他們會進行什麼樣的調整。”

……

高深看了看時間,六十二分鐘。

海因克斯終於還是換人了。

他就站在場邊,仔細地觀察著換人之後,拜仁球員的位置變化。

他發現,曼朱基齊被挪到了左邊路,裡貝里開始往中路靠,馬里奧·戈麥斯則是頂在中路最前面。

這就形成了一個前場的四人的進攻組合。

比達爾撤回來,跟施魏因斯泰格和古斯塔沃的組成三後腰,但後防線上就剩下三個人了。

其實,想一想也不覺得奇怪。

或者說,這是海因克斯迫不得已的辦法。

落後兩球,想要扭轉局面,必須要加強進攻。

想要加強進攻,就得換人和投入兵力。

裡貝里、曼朱基齊和托馬斯·穆勒是目前拜仁隊內最好的攻擊組合,換下誰都不合適。

施魏因斯泰格是中場核心,不能動,比達爾是中場重要的平衡器,也不能換。

現在,整個中場已經是嚴重失勢,要是再拿下古斯塔沃,那拜仁的中場還要不要了?

到時候,豈不是要任由皇馬隨心所欲地透過中場?

那防守哪裡還守得住?

至於後防線,拉姆的作用非常明顯,阿拉巴相對之下就比較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海因克斯換下阿拉巴,其實也十分正常。

想到了這裡,高深就有點明白了。

徑直走到了場邊,他趁著一次死球的機會,將迪瑪利亞給喊了過來。

“阿拉巴下去之後,你把位置撤回來,絞殺比達爾和施魏因斯泰格。”

“讓本澤馬頂上去,告訴他,盯著範比滕這個位置打。”

“一旦斷球,你就想辦法把丹特給拉出去,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迪瑪利亞非常聰明,一點就通,當即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回到球場上後,阿根廷人迅速將高深的指令給傳達了下去。

拜仁不是省油的燈,就算換人,就算皇馬有針對性部署,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抓住機會的。

但現在,著急的是拜仁,高深和皇馬反而應該更有耐心。

所以到現在為止,高深還沒有進行換人。

一方面是局勢不穩,還需要進一步鞏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