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 今晚,我們一定能贏!(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初溫格舊事重提,並不是要發牢騷,或者是抱怨,而是想說,這就是一場戰爭。
爭奪人才的戰爭。
遠遠沒有球迷所想象的那麼歲月靜好。
現如今,在歐洲足壇,總共活躍著十幾萬的足球經紀人,很多人都只知道門德斯、拉尹奧拉等大鱷,但其他的十幾萬人,就好像活躍在毛細血管裡的細胞一樣,無處不在。
很多時候,同一家俱樂部會同時收到多名經紀人,聲稱自己代表著同一名球員。
孰真孰假?
反過來,也有可能是同一名球員被同時推薦給多傢俱樂部,怎麼辦?
搶唄!
假設,在溫格的計劃當中,尹瓜因和尹卡爾迪是他今年夏季轉會的兩名人選,如果其中一個被別人捷足先登了,那剩下的一個又面臨著競爭,怎麼辦?
要麼就忍痛大出血,給出更高,甚至是遠遠高於正常價的轉會費;要麼就乾脆不買了。
但不買,球隊的成績受到影響,不僅俱樂部損失更加嚴重,主教練的帥位都可能不穩。
甚至球迷的壓力一旦上來,管理層都會受到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主教練怎麼選?俱樂部管理層怎麼選?
高深比誰都清楚,這一場遊戲到底是怎麼玩的。
不僅是他,盧卡斯和博雷爾都很清楚,因為他們都玩過。
這就是現在歐洲足壇的遊戲規則,玩不來,要麼被淘汰,要麼當冤大頭。
很多人會覺得,溫格和弗格森老了,跟不上這個時代了。
但實際上呢?
不是他們老了,而是他們不願意做。
溫格和弗格森在轉會市場上都信奉一個很傳統很樸素的原則:絕不會為了簽下某一名球員,而犧牲俱樂部的利益,甚至是把俱樂部逼到絕境。
所以他們不願意受到裹挾。
但如此一來,就顯得他們反應太慢了。
去年夏季,亞歷山大·宋轉會巴薩時,溫格就很無可奈何地說了一句話。
“經紀人都知道,我們沒有其他俱樂部的財力,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被裹挾著,不得不出售球員!”
亨利是如此,范佩西是如此,法佈雷加斯是如此,亞歷山大·宋也是如此。
轉會市場就是一個充滿著欺騙、骯髒伎倆,同時又反覆無常的處處充滿著博弈的世界。
而在這樣的一個弱肉強食、波雲詭譎、變幻莫測的世界裡,永遠都不能著急,必須永遠做好萬全的準備,然後等待最佳時機!
這就是高深從買下利茲聯那一刻開始,就灌輸給蘇晴、費爾南多·盧卡斯和魯道夫·博雷爾的生存之道。
……
決賽當天早晨,所有的一切都是照著流程在走,目標直指晚上的比賽。
從球員起床到用餐,再到隨後的休息,都是有詳細時間表的。
甚至,就連球員吃什麼喝什麼,皇馬都是有食譜,食材也全部都是從馬德里空運而來,廚師也是皇馬從西班牙帶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