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像今晚這種比賽,做客伯納烏踢皇馬,用格策、施魏因斯泰格和拉姆的中場組合,真的是太冒險了。

但瓜迪奧拉就是想要站著把錢給掙了。

既然是冒險,那就得願賭服輸。

贏了,你就是英雄,就是信仰;輸了,你就是狗熊,就是頑固不化。

這個世界是很現實的,沒有人會為另一個人的信仰買單。

甚至,就連拜仁更衣室裡的球員,乃至拜仁管理層,估計多少都會有些意見。

但這種事情,瓜迪奧拉在乎嗎?

高深覺得,他應該是不在乎的。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性格,也有各自的價值觀,面對相同的問題會做出不同的取捨。

這也就是俗稱的,一樣米養百樣人。

世界的有趣之處也在於此。

到了瓜迪奧拉這個份上,他的執教肯定是有成績、金錢、名利等方面的考慮,但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他所追求的理念。

所以,他就做不到像高深這樣,放下身段來踢防守反擊。

拜仁在選擇瓜迪奧拉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是什麼人,會怎麼做了。

這無所謂對與錯,但都應該值得尊重!

……

高深忘記了,到底是什麼時候在哪裡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

在NBA總決賽的最後一秒,球隊落後對手一分,球員在最後的關頭出手投籃,球在飛向籃筐的那一刻,請問,這名主教練是好,還是壞?

這個問題不僅僅適用於籃球,其實在足球裡也是一樣的。

比賽都是由太多的細節組成,而每一個細節,哪怕是極其微不足道的細節,最後都可能改變比賽結果,這是一個非常非常複雜而繁瑣的系統工程。

但球迷和媒體評價一名主教練,一名球員的標準卻很簡單。

成王敗寇!

套用某個小黑胖子的話,既然幹了這一行,那就得認。

瓜迪奧拉領到的鉅額年薪裡,有一半就是用來捱罵的。

但具體到目前的拜仁,其實問題真的很多。

例如中衛,還有中場,還有門將,甚至還有前鋒。

曼朱基齊就不是瓜迪奧拉所欣賞的那種中鋒,中場也沒有一個人能分攤裡貝里的壓力。

他原本寄望于格策,但後來證明,格策往前無法扮演像梅西那樣的角色,往後他也無法像伊涅斯塔那樣去踢球,他的特點跟他們都不一樣。

拖後的組織球員裡,施魏因斯泰格有問題,用拉姆的話,右路又出現問題。

如果換做是高深,他一定不會想要在這樣的陣容裡面,採取類似於巴薩那樣的傳控球打法,因為陣容都不匹配。

反過來,要高深像海因克斯那樣去踢球?

絕不可能!

如果高深執教下的拜仁踢著跟海因克斯一樣的足球,那對高深而言,就是一種失敗。

這不是什麼成功與否的問題,而是名帥的尊嚴和驕傲!

試問,高深都這樣想,那瓜迪奧拉又怎麼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