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馬競的整體性非常強。

所以,克洛普的多特蒙德被譽為是六十分鐘球隊,但馬競不是。

因為西蒙尼玩的就是整體。

也許有人會問,那西蒙尼的馬競和克洛普的多特蒙德到底有啥區別?

其實,這是兩支看著很相似,但實際上截然不同的球隊。

甚至,從兩名主教練組隊的理念,這一最最基礎的出發點,就存在非常大的區別。

克洛普的出發點是進攻,全場逼搶是為了在更加靠近對方球門的區域搶下球,更有利於自己的進攻。

西蒙尼玩得是義大利式的防守反擊,全場逼搶的目的只是他防守的其中一種,他的進攻還是靠反擊。

從這兩個基礎點出發,就能夠看出非常非常多的不同,包括球員的選材標準。

高深也非常清楚西蒙尼的特點,甚至他還專門在【戰術圖書館】裡研究過西蒙尼,但臨場指揮打的可不僅僅只是主教練的戰術,還有球員的臨場發揮和執行力。

有一個資料就能夠體現出這支馬競到底有多難纏。

開場20分鐘,馬競完成了5次攔截,進行了13次搶斷,8次取得了成功。

而且,這18次防守行為基本都是在中線附******均每一分鐘就來一次。

從這一點就可以出,馬競簡直可以說是咄咄逼人,來勢洶洶。

高深在賽前,就反覆叮囑過皇馬的球員,他們也都非常清楚,這就是馬競的特點,所以皇馬依舊還是踢得非常有耐心。

球丟了,沒事,就地反搶,繼續穩住節奏,控制住球權。

而馬競的這種來勢洶洶看似很勐,但進攻沒什麼威脅。

這也是西蒙尼的一大軟肋。

調教防守是他的絕招,但調教進攻就不大行。

前面20分鐘,馬競一腳射門都沒有。

剛開始,迭戈·科斯塔和法爾考還能頂在前面,後來法爾考看不下去,開始頻頻往回撤,接應馬競的中場。

他不回撤,馬競中場根本出不了球。

可就算他回撤了,馬競照樣還是組織不起像樣的進攻。

但高深還是很謹慎,不停地在場邊提醒著球員。

對於像法爾考和迭戈·科斯塔這種級別的球星,給他們一次機會,立馬就能被抓住。

……

過了20分鐘,馬競的這種逼搶壓迫稍稍有所放緩。

但高深依舊還是不敢大意。

從大戰略上,西蒙尼依舊還是堅持對陣巴薩時的那一套針對性防守,儘量要把皇馬的球往邊路上逼。

偏偏皇馬也很善於打邊路,球員也積極打邊路。

這就導致雙方在中線附近的兩條邊路,你來我往,鬥得不亦樂乎。

高深和教練組之前就秘密訓練了兩節課,專門演練如何破馬競的這種防守。

在前場,那就是本澤馬回撤和拉邊接應。

在後場,中衛拉莫斯和佩佩拉邊接應。

在馬競封堵皇馬邊路進攻時,儘可能地增加出球點。

演練是演練了,套路也是這麼個套路,但開場之後,一直都沒能在場上打出效果來。

這不僅僅是皇馬自身的問題,來自馬競的這種逼搶壓力太大,也是重要原因。

“他們現在是中路站位置,保持陣形緊湊,迫使我們往邊路,所以,他們搶斷的位置大多分佈在兩條邊路,尤其是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