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轉會市場上的小秘密,但對於利茲聯而言,問題其實不大。

如果球隊真需要錢的話,完全可以拿利物浦的這些合同,直接去銀行貸款,利息很低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現在的俱樂部經營,更多是資本運作。

利茲聯相比之下,只能儘量做到量入為出。

……

高深不是那種沒見過錢的土老闆。

事實上,除了收購利茲聯花了自己的錢外,他基本沒在利茲聯身上再投入多少錢。

一方面是因為薪酬控制,另一方面是上賽季賣人。

這也是蘇晴和盧卡斯要求的。

公家的錢跟私家的錢,還是要分清楚的。

高深一味地投入,那跟阿布拉莫維奇等土豪有什麼區別?

說穿了,職業足球就是個無底洞,一直這麼投,吃力不討好。

本賽季利茲聯升入英超了,續約、漲薪肯定是提上日程,再加上利茲聯去年所承諾的球票返還,蘇晴、盧卡斯和財務部算了一下,大概是三百多萬英鎊。

這主要是因為,數量最多的低價票的返還比例才三成。

對於現在的利茲聯來說,這三百多萬英鎊在接受範圍之內,而且這筆錢其實俱樂部根本不用掏,只是在球票上給予折扣。

等於是季票銷售的收入上,抹掉這三百多萬英鎊。

今年夏季最大的投入反而是在青訓。

一下子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青訓體系出來,利茲聯在周邊地區到處挖人,招攬英才,投入也是不菲,再加上配套的教練、工作人員,還有場地設施等等,這些都需要錢。

滿打滿算,一千萬英鎊是罩不住的。

這還不算大資料中心的二期工程,以及方法論部門的持續投入,還有索普拱門訓練基地的進一步升級,這些又是一大筆開銷。

最後算下來如果不算這筆1.3億英鎊的轉會收入的話,單純從英超來說,利茲聯估計也只能是持平,畢竟在軟硬體設施上投入太多了。

也就是說,最後利茲聯能利用的,就是這1.3億英鎊,但實際到手的也才四千多萬英鎊。

剩下的還要等一兩年。

但蘇晴和盧卡斯都認為,升入英超後,利茲聯會在招商方面進一步擴充套件渠道,相信英超的吸引力能讓利茲聯在商業收入上有明顯提升,尤其是在球衣贊助方面。

新賽季的球衣贊助換成了阿迪達斯,合同簽了五年,每年六百萬英鎊。

這其實已經算不錯了,最主要還是因為利茲聯牌子老,球迷基礎好,如果再加上球衣銷售分成的話,還是挺不錯的。

當然,跟那些動輒幾千萬英鎊的豪門球隊,那是肯定沒得比的。

沒辦法,利茲聯只是一支升班馬。

不過,在球衣銷售分成上,利茲聯倒是談出了一個很好的分成,40%。

這個比例在英超算是最高的,就算是很多豪門球隊都拿不到,基本都在20%,有的甚至只有10%。

其實,這背後的邏輯都差不多,豪門球隊的贊助費高昂,所以銷售分成比例低,利茲聯的贊助費還算可以,但球衣銷售火爆,所以要求分成比例高,這也很正常。

就好像現在,利茲聯的球衣贊助商換成了阿迪達斯後,開始推出了新款球衣,由於材料和品牌等方面的原因,阿迪達斯的球衣售價要比之前貴一些,球迷版是在55英鎊,球員版則是在100英鎊,這是短袖球衣的價格,長袖會更貴一些。

根據俱樂部的初步估算,利茲聯至少能賣出15萬件球衣,也就是說,單單球衣銷售這一塊,利茲聯至少能得到三百多萬英鎊的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