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高深,你不欠任何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對於這些財務方面的知識,高深還真一頭霧水,他真的從不關心俱樂部財政狀況。
沒辦法,只能回家找老婆請教了。
蘇晴在電腦裡找了找,直接就給高深拿出了一份德勤審計的阿森納上賽季的年度財報。
高深看過去,全都像是螞蟻,完全看不懂。
不得已,蘇晴只能耐心地解釋。
原來,所謂資本化運作絕不僅僅只是簡單的一句話,或者搞一搞貸款和商業什麼的。
魔鬼就在財務報表當中。
在每日郵報和太陽報的報道里,曼城花了這麼多錢引進球員,所以他們就直接把曼城的引援投入全加在一起,說曼城投入十億英鎊,減去營收,虧損驚人。
但加里·庫克強調,他們過份誇大了曼城的負債。
其實,雙方都沒有說錯。
例如曼城引進一名球員,轉會費是一億英鎊,合同是五年,那要怎麼記賬呢?
答桉是,攤銷。
所謂的攤銷,就是跟固定資產的折舊差不多是一個道理。
一億英鎊分五年,那就是每年兩千萬英鎊,逐年計入成本。
那麼有趣的問題就來了,如果曼城在第四年末,以三千萬英鎊賣掉這名球員,那是虧了?還是賺了?
在媒體和球迷看來,那肯定是虧了。
臥槽,這還用說?
一億英鎊變三千萬英鎊,足足虧了七千萬英鎊,都虧到姥姥家了。
可實際上呢?
賺了!
因為前面的四年裡,每年攤銷兩千萬英鎊,總共攤銷了八千萬英鎊。
未攤銷的兩千萬英鎊被計入無形資產的價值裡,在財務上,這名球員實際上現在只值兩千萬英鎊,但賣了三千萬英鎊,賺了一千萬英鎊。
這就是為什麼加里·庫克會說,外界過份誇大曼城的負債的原因。
從財務報表上看,曼城真沒有虧這麼多錢。
因為很多球員的轉會費都在逐年地攤銷,曼城哪有虧這麼多?
至少從財報上是這麼回事。
……
蘇晴這麼一分析,高深立馬就明白問題所在了。
所有的企業之所以會破產,關鍵並不在於負債,也不在於盈利,而是現金流。
只要現金流斷了,企業就會破產。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球隊透過這種資本化運作,理論上只要現金流不斷,它就能夠不停地運轉下去。
像曼蘇爾、阿布拉莫維奇這種手頭上擁有驚人資金做後盾的俱樂部,理論上就坐擁著不會枯竭的現金流,那這場遊戲就能不停地玩下去。
“曼聯、阿森納這種俱樂部,這幾年都不敢大肆買人,就是因為他們要受限於現金流壓力,甚至皇馬和巴薩等會員制都存在,但切爾西、曼城,以及巴黎聖日耳曼等球隊,都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只要背後的老闆肯注資,他們就能一直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