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不能忍又如何?

曼聯每年的季票銷量依舊達到五萬,輕輕鬆鬆近三千萬英鎊入袋。

像利茲聯這樣,不僅承諾不漲價,衝超後還給出回饋球迷的返還活動,這簡直就是天大的良心了好吧?

在經過約克郡郵報的報道和解讀後,立馬就在約克郡掀起了一股利茲聯的季票銷售風暴。

第一天就賣出兩千多張季票,隨後看到越來越火爆的季票銷售,越來越多的利茲聯球迷也加入其中,最高峰時一天竟賣出了五千張季票。

半個月後,等到越來越多的球迷反應過來時,發現利茲聯的季票已經銷售一空。

最高可以容納三萬九千人的埃蘭路球場,最後賣出了兩萬五千張季票,遠遠超出了費爾南多·盧卡斯等人的預期。

隨後不得不再追加五千張季票,但依舊銷售一空,足足賣了三萬張。

最後的九千多張球票實在是沒辦法再賣了,因為要留給部分客場球迷,還有就是一些機動位置,還要兼顧一下散票球迷,因此不能再賣了。

三萬張季票,為利茲聯帶來了一千來萬英鎊的收入,簡直讓所有人都大感吃驚。

但最不滿意的反而是利茲聯的球迷,因為他們在抱怨球隊的埃蘭路球場的容量太小了,根本就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

很多球迷甚至給俱樂部和報社打電話,要求俱樂部增加季票供應,儘快將球場擴建提上日程,以滿足球迷日益增長的看球需要。

就那三萬九千個座位,如何能夠滿足利茲聯近八十萬人口的需求?

更不用說,整個約克郡就利茲聯一支英超球隊。

來自球迷和媒體的壓力,利茲聯不得不趕忙出面安撫,表示球隊的季票確實已經售罄,至於球場擴建,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早在世紀初,利茲聯就已經提出要進一步擴建球場。

過去這些年,埃蘭路球場也是幾次擴建,否則的話,現在怎麼會有近四萬的容量?

可說到底,這座球場始建於一八九七年,是的,沒錯,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了。

在這種情況下,利茲聯到底是要繼續對埃蘭路球場進行修補和擴建?還是要下定決心,咬緊牙關,籌建一座新球場?

這其實是個很值得深究的問題。

高深和團隊對此也都比較謹慎,尤其是考慮到現在,球隊的資金根本不寬裕,所以暫時不做這方面的考慮,等到將來時機成熟了,再看情況而定。

簡單點說,有錢就重建,沒錢就擴建。

可利茲聯球迷就不幹了。

你不趕緊弄,我們怎麼買球票?

沒錢?沒錢就先把球票給賣了,籌集一筆錢,咱們先擴建了再說。

但俱樂部對此只能報以無奈苦笑。

這也很快成為了英國,乃至歐洲足壇的一樁趣聞。

當所有低階別聯賽的球隊,都在為球票銷售而絞盡腦汁的時候,利茲聯竟然供不應求到這種程度,甚至還引發球迷“暴動”,還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甚至開始有很多球隊都爭相效仿,紛紛給出了類似利茲聯這樣的返還活動,希望能夠刺激球迷的消費慾望,但效果都遠不如利茲聯來得好。

一來,利茲聯確實是有強大的球迷基礎;二來,利茲聯在推出政策之前,也是做了相當多的準備工作,同時球隊的引援也讓球迷們看到了衝擊英超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