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為什麼選範加爾?

因為高深沒來。

那為什麼選高深?

因為拜仁意識到,球隊的技戰術已經到了需要革新的程度了。

尤其是在看到克洛普在多特蒙德,圖赫爾在美因茨所掀起地那種全新的足球趨勢,讓拜仁高層都清醒地知道,時代已經變了。

他們選擇範加爾,就是想要他改造拜仁。

範加爾做到了。

現在的拜仁變得更具控制力,也更具攻擊性,踢球風格也好看,但問題是,防守也脆弱了。

其實這些問題在上賽季暴露得並不明顯,因為上賽季的陣容裡還有一個德米凱利斯。

阿根廷人是中衛的主力,他的拿球和出球能力都很強。

但這名球員跟範加爾鬧翻了,冬歇期就要求轉會,直接去了西甲的馬拉加。

拜仁管理層現在的矛盾心情就在於,範加爾確實改造了拜仁,但現在的局勢又讓他們希望範加爾不要改得這麼多,稍稍再往回走一點。

但,範加爾拒絕!

“你知道嗎?他給我的感覺,好像一個還生活在九十年代初的暴君。”赫內斯苦笑地說。

那個時代地職業足壇要比現在單純得多,主教練往往都是直接給予球員下達命令,球員盡全力去執行,不會有多少質疑,這就是主教練的權威。

但現在明顯不同了。

從博斯曼法案到現如今的資訊化時代,球員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個性也越來越顯著,這就導致主教練很難再像十幾二十年前那樣,單方面地對球員發號施令。

現在講究的是溝通。

一名優秀的主教練會依靠個人的威信和魅力,透過有效的溝通,把自己思路灌輸給球員,讓球員心甘情願地執行。

但範加爾管理球隊的這一套,好像還在九十年代初。

這其實也不是問題。

如果他執教的是阿爾克馬爾這樣的小球隊,麾下的球員都是無名小卒,那當然沒有問題,所有人都會服從,都會聽他的。

但他執教的是拜仁。

“如果當初,我們再加把勁,在曼城之前,把高深給簽下來,那現在的局勢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或許我們也會少掉很多的煩心事。”赫內斯後悔地嘆了口氣。

“不是可能,是一定!”魯梅尼格也很有同感。

但這個世界是沒有如果的。

……

當兩隊的球員在球員通道口列隊,準備要出場的時候,高深從客隊更衣室裡走出來。

剛下樓梯,來到通道口附近,就看到範加爾帶著教練組站在拜仁球員的佇列最後,他當即就遠遠笑著跟範加爾點頭致意。

荷蘭老帥也注意到他了,也是微微一笑地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