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一陣靜默。

有沒有這個問題,球員自己心裡有數,教練組手中也有資料。

觀念和習慣上的問題,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改的。

高深所展示的,其實是第一場熱身賽的問題,但後來已經好轉很多了。

只是,對於這個問題,每一場比賽都還是會暴露出來,高深覺得有必要再拿出來提。

“第二個問題,中場。”

高深點了哈維·馬丁內斯的名字,“你的位置還是很有問題,尤其是退回來的時候,總是退得不夠深,但這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問題,你前面的中場經常都沒能及時回到位置上進行保護。”

說著,高深再度掩飾了兩段影片,一次是成功,一次是失敗,都是在曼城由攻轉守時的切換,尤其是中場球員的迅速落位。

按照高深的設想,前場丟球后,就地組織反搶和壓迫,能搶下球固然是好事,但最重要的是頂住對方的拿球球員,迫使他們回傳,為後場落位爭取寶貴的時間。

如果頂不住,那就儘可能地往邊路引導,讓他們傳去邊路。

一來,邊路狹窄,適合逼搶壓迫,二來,曼城的邊後衛積極前插參與進攻,由攻轉守時,邊後衛的位置靠前,邊路的防守力量是足夠的。

那要是對手打邊路身後呢?

這就是四號位的重要性了。

兩名中衛的其中一位,往對方出球的那一側拉出去,扮演類似於邊後衛的角色,填補邊後衛身後的空擋,而這時候,四號位就要回到中衛位置。

四號位回來後,前面的兩名中前衛也要迅速落位,保護防線。

這樣一套防守機制,在那不勒斯已經得到過驗證,是絕對行得通,而且彈性非常好。

要知道,那不勒斯的防守是經歷過歐冠等關鍵比賽考驗過的。

而整個運轉的關鍵點,就在於四號位。

高深為什麼要選哈維·馬丁內斯?

因為他不僅僅傳球和防守都十分出色的後腰,還因為他有著強壯的力量和一米九幾的身高。

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後腰這個位置都是至關重要的。

高深認為,哈維·馬丁內斯在這個位置上,適應得還不夠好,還需要進一步打磨。

接下來,教練組也會專門針對這個問題,設計專門的訓練專案來幫助球員。

“第三個問題,溝通。”

“反正我不知道你們是什麼感覺,但你們在球場上給我的感覺就是很亂。”

“我說過了,在更衣室,在球場上,在訓練場上,只允許說英語,我們要統一語言,統一溝通的方式,但坦白說,我覺得你們在這方面做得太差了!”

高深說到這裡,語氣前所未有的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