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顛覆從規則開始(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要讓每一名球員在新賽季的比賽裡,平均跑動距離不低於一萬米。
這個數字真的很驚人。
不僅布埃納文圖拉要承受壓力,就連卡羅和博雷爾兩人也同樣承受壓力。
現在的主流跑動並沒有這麼離譜,能跑上十公里,要麼就是中場防守球員,要麼就是邊後衛,誰能像高深這樣,要求全隊除門將外,跑動平均十公里?
對於這個數字,高深也不是無的放矢。
“齊達內跟我說,早在一九九八年,法國世界盃期間,包括法國在內,不少球隊的球員跑動距離在九到十四公里,平均在十點五公里左右的也有。”
“當然,我們不能用世界盃的資料來要求聯賽,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標準,我甚至可以這樣預測,未來四年,整個歐洲足壇的跑動資料會大幅提升,十公里將不會稀罕。”
哪怕是現在最能跑的巴薩,其實跑動距離也達不到除門將外場均十公里,究其原因還是在於他們是整體跑動,看起來跑得很多,但實際跑動距離不大。
但到了瓜迪奧拉執教期間,這種整體跑動會更多,跑動距離也更長,帶來的結果就是球員的傳球次數越來越多。
傳球,都是跑出來的!
這是一個最基本。
所以,未來幾年的球隊,傳球線路都是密密麻麻,而現在的球隊傳球線路都是稀稀疏疏。
說穿了,就是跑動距離導致的。
為什麼高深敢做這樣的斷言?
因為防守越來越縝密了。
足球技戰術都是螺旋上升的,當你防守縝密到一定程度後,就一定要想一個辦法去剋制。
怎麼辦?
你把防守打造成一堵銅牆鐵壁,那我就儘可能多地移動,透過更多的跑動,更多的拉扯,來製造你銅牆鐵壁上的裂痕。
更重要的是,我的跑動還能有效搶佔有利空間,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有利。
克魯伊夫說過一句話:在一條雙向十車道的大馬路上面對進攻,那是防守的失敗,在一條僅容單人通行的窄巷裡面對進攻,那才是出色的防守。
薩基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
他們都在闡述一個最根本的道理,就是逼搶是足球最基本的規則之一,壓縮球場上的空間是取勝的關鍵之道,而壓縮空間就需要跑動。
高深現在就把這個理念傳達給教練組,接下來他也會傳達給球員。
丟球后就地反搶,同時要儘可能地把對方的進攻壓縮到一條僅容單人透過的窄巷裡。
跑動是所有一切的基礎。
“這是一個大趨勢,我們只有適應,並盡全力去提升自己,提升球隊,提高我們的訓練水平和質量,我們才能夠保證球隊在球場上踢出最高水準的比賽!”
……
作為球迷的時候,高深對所謂的規則,其實理解得並不透徹。
但在當了主教練後,尤其是在戰術圖書館裡精讀了教練們的書籍後,他發現其實規則至關重要,哪怕是一個很不起眼的規則變化,都可能會顛覆現有的戰術。
例如,二零零五年,國際足聯對越位規則作出了修改。
熟悉零五年世青賽的球迷肯定記得,中國對德國,德國隊攻入的第二個進球,當時明明有一名德國進攻球員處在越位的位置上,但由於他沒有直接參與進攻,反而是後插上的球員形成單刀破門,所以這次是成功的反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