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

《圍棋少年》算是很多人的圍棋啟蒙動畫,讓很多對圍棋一無所知的小屁孩,從此對這項棋類遊戲產生了興趣。

包括顧淼小時候也是一樣,那時候他還不知道圍棋,看見黑白色的棋子,頂多聯想到五子棋。

說來有些搞笑……

因為《圍棋少年》這部動畫,他是中途換臺看見的,所以第一眼看上去,他真以為劇中角色在下五子棋。

萬寶版《圍棋少年》動畫也起到了相同的效果,成為了無數孩子的圍棋啟蒙之作。

有一個好訊息是,這輪啟蒙運動過後,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從此培養出了下圍棋學圍棋的興趣愛好。

正因如此,動畫《圍棋少年》也獲得了不少官方層面的支援和誇讚,畢竟這也算是振興傳統文化嘛!

但也有一個壞訊息……

那就是《圍棋少年》裡面的“天地大同式”教壞了不少人。

這個定式在現實中並不存在,純粹是動畫製作組虛構出來的一種“棋運即國運”的特殊象徵,所以這個東西看看就好。

但架不住孩子們分不清什麼是虛構什麼是現實,看完動畫就篤定“天地大同”一定存在,而且學會這一招就能天下無敵。

於是他們就開始抱著《圍棋少年》動畫摳細節,想要破解天地大同的秘密。

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

也不能說沒有收穫,至少他們還是看出了一點東西,比如小柯開局的特殊下法。

但這不是天地大同啊!

“天地大同與其說是一種圍棋定式,不如說是動畫《圍棋少年》傳遞出的一個理念。”

顧淼解釋道:“象徵性大於實用性,研究這個屬實沒有必要,因為你再怎麼研究最後也只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天地大同只存在於幻想中。”

面對記者的採訪,顧淼強烈建議大家不要將注意力放在所謂的天地大同上,而是學習江流兒那種百折不撓愈挫愈勇的奮鬥精神。

“學會一個定式就能戰勝所有對手,這在圍棋比賽裡並不存在。”

他想說的就是這句話。

沒有絕對無敵的下法,哪怕是AI圍棋,也只是從勝率最高的選項中,選擇其中之一而已。

所以動畫《圍棋少年》最值得大家學習的,從來就不是什麼定式或者棋譜,而是江流兒那顆自強不息的心。

外在的東西終究是浮雲。

如果沒有天地大同,難道江流兒就成為不了大明棋聖嗎?

不可能的!

強者之所以是強者,依靠的從來就不是什麼外物,而是強大的內心意志。

……

伴隨著一場驚世之戰,扶桑棋聖敗了,敗給了年輕的江流兒。

故事的最後,並沒有交代福王、妖刀王、皇帝這些角色的命運,只是用江流兒落子時的一句話作為收尾。

“我贏了!”

隨著這句話一同出現的,還有昔日江流兒與父親江靈運、恩師老乞丐、圓德大師、妖刀王等人相處時的點點滴滴。

最強無非回憶殺。

“圍棋少年,歷經磨難,嚐盡人間苦,熬過夜漫漫……”

“歷煉!歷煉!棋深深無底,心大大無邊,歷煉!歷煉!尋正道棄邪念,黑白局中無界限……”

熟悉的主題曲響起,伴隨著扶桑棋聖的轟然倒地,這場下了一天一夜的棋局,終於在黎明破曉時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