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片時代很令人懷念。

畢竟在那個時候,電影和動畫都是無聲的,所有的東西全都得靠演員或者角色的“動作及表情”來呈現。

原版《貓和老鼠》也是那個時期的動畫作品。

不難發現……

在那個時期,受限於技術或者成本,所有的動畫都保持著驚人的演出水平,劇情也相當的平鋪直敘。

可能當時的人們,十分渴望電影或者動畫能夠加入聲音,加入大量的人物對白,這樣就能講述更飽滿的故事,不用頻繁穿插字幕提示了。

也許觀眾會說:“噢天吶!現在的動畫真是糟糕透了,要是動畫角色會說話就好了……”

可隨著時代的發展。

當大夥的願望終於成真,動畫或者說電影,終於有了大量人物臺詞,不用看那個愚蠢至極的字幕時,也許大家才發現一個問題。

好像……

動畫有了大量臺詞對白,有了複雜優美的人聲,有了聽覺的極致體驗後,好像演出水平還不如曾經的“默片時代”?

這是誰的問題呢?

總不能是技術反向突破,動畫就不該有聲音吧?

歸根結底,懈怠了!

正因為現在的技術先進,很多人都變得懈怠了,沒有以前老一輩那種精益求精的精神了。

拿電影舉例。

與其看這些辣雞電影,還不如去網上淘兩部卓別林的默片來看呢!

這是顧淼乘機抵達江川,回到自己家後,才想明白的一個道理。

湯姆和傑瑞說不說話,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嗎?

不是!

成敗的關鍵,還得看動畫製作團隊的態度,以及出品公司的投入力度。

戴夫若是抱著製作“經典”的態度,顧淼若是有“砸鍋賣鐵”的勇氣,還用擔心湯姆和傑瑞開口說話嗎?

換個角度去想。

假如戴夫及其團隊態度散漫懈怠,顧淼也不夠重視《貓和老鼠》這個專案。

那就算湯姆和傑瑞不開口,完全按照當年“默片時代”的標準去製作,還不是一坨大便?

“我悟了!”

“你悟錘子悟,跪個遙控器還給你跪出思想覺悟了?”

剛哄小森森睡著的可可,回來就看到跪在遙控器上,表情似乎大徹大悟的顧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