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錢必須給。”

有編劇建議道:“雖然我們用了化名,明面上並未觸犯權益。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我們借用了人家的武功和人名。”

“給點錢,免得被人說閒話,同時也能降低風險。”

“我不這麼想。”

有人持反對意見,他認為動畫裡出現的人名,比如橙留香和菠蘿吹雪等等,雖然與“武俠”主角有關係,但完全不是一個人。

可以理解為“致敬”!

如果只是單純的致敬,那就沒理由付這筆版權費,花這筆冤枉錢了。

即使對方不服,打起官司來,萬寶動畫也不會虛他們。

畢竟動畫角色是原創角色,你不能說橙留香的名字很像“楚留香”,所以就認定為“侵權”吧?

“還是問一問吧。”

顧淼聽他們吵架,頭都大了。

考慮到如今觀眾“版權意識”越來越強,為了避免被人說閒話,掛出來婊,顧淼決定還是去打聲招呼,問一問價格再說。

應該是不貴的。

畢竟這只是借用一下“人名”和“武學”而已,並非照搬人設或者劇情。

像上次黃昆搞豬豬俠之《奧林匹斯幻想》時,也用到了許多經典武學名稱,跑去打包版權,也才花了二三十萬而已。

其實這些都還好。

顧淼印象最深刻的是,製作動畫《美少女戰士》時,因為某品牌有一款“禮服”特別漂亮,於是瀨戶就想用到動畫裡。

本來這是一件小事。

結果被人家奢侈品牌當場索要“一百萬”品牌授權費,這一百萬還不是日元,而是RMB。

瀨戶當場嚇尿了。

他給顧淼打了個報告,然後悶聲不響,讓原畫師刪除了關於這件“禮服”的全部畫稿,重新弄了一件禮服給水兵月。

這件事,讓顧淼印象深刻。

正因為受到這件事的刺激,所以他在製作動畫時一向很重視細節,凡是動畫裡出現的“道具”,能原創一定要原創。

別想著照搬現實原型了。

照搬現實物品原型,固然很還原,但容易被人敲竹槓啊!還一敲一個準,這誰頂得住啊?

其實一開始……

在籌備《果凍三劍客》的時候,顧淼有想過給橙留香、菠蘿吹雪與陸小果等人改名。

改個名字,不僅能減少爭議,或許還能減少一筆版權費支出?

但後來他覺得不妥。

果凍三劍客,包括其中的配角,形象設計幾乎都脫胎於經典“武俠”角色。改個名字,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要改,人設也得改。

但人設也改了,那這部《果凍三劍客》還是原來的《果凍三劍客》嗎?還有原先的節目效果嗎?

正因如此。

顧淼最終放棄了“改名”的想法,老老實實聯絡版權方,準備拿下這幾個名字的授權,避免被人說閒話。

幸好!

這兩年,武俠題材在電視劇、電影與遊戲領域都不太火,動畫圈就更別提了。

所以版權方也沒索要什麼高價,雙方你情我願,很愉快地談妥了這件事。

說來有趣。

在洽談授權的時候,某武俠名家的後代,提出了一個讓顧淼眼前一亮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