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五千塊錢的鬧劇(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有一個冷知識。
動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裡面的登場角色,雖然看起來挺多,但大部分都“無名無姓”。
他們共用一個名稱。
例如種花家就是兔子,國外就是鷹醬、毛熊與漢斯貓等等。
那這麼多的角色,比如種花家的兔子就有這麼多隻,該怎麼區分誰才是故事的主角呢?
靠外貌分辨?
這個辦法可以用,但這個並不可靠。因為絕大多數兔子、鷹醬等角色,其實長得都一樣,肉眼很難看出差別。
真正可靠且管用的分辨方式,其實是靠“聲音”!
更準確地說……
根據不同的配音,來分辨出誰才是本集的主角,誰才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那一隻兔子。
很有意思對吧?
事實上,這也不算什麼特別新鮮的事了。根據配音來辨別動畫人物這件事,其實在業界十分普遍。
熱知識!
你甚至都不用睜眼看電視,光聽聲音就能知道,誰才是《名偵探柯南》這一集的兇手。
沒想到吧?
柯南是這樣,那兔也是這樣。一般只有重要的角色,能推動劇情發展的角色,才有大牌配音演員。
路人角色?邊緣化角色?
那就很隨便了,通常都是讓別的配音演員兼職一下。反正這個角色戲份少臺詞少,隨便配幾句就退場了。
同一個配音演員,在同一部動漫作品裡,可能會同時兼任好幾個不同角色的配音任務。
不看cv表都不知道。
正如很多人都不知道,小灰灰與懶羊羊其實是同一個配音,美羊羊和暖羊羊也是同一個配音這件事。
配音還是很重要的環節。
尤其是對於《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這種情緒極為濃烈,角色無名無姓的動畫來說,更是重中之重。
顧淼對配音要求很高。
他希望大家在給“那兔”配音時,不要抱著一種隨便湖弄的心態,而是傾注感情進去,為角色賦予靈魂。
如果是別的動畫,他不會有這麼高的要求。
但那兔不一樣……
那兔裡面的角色通常都無名無姓,只有同一個代稱。這種情況下,配音必須配出感情才能讓這個角色變得生動形象。
“休息一會兒,等下再錄。”
因為兜裡手機滴滴作響,顧淼不得不放下工作,走出錄音棚接聽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