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花樣繁多的一系列名稱,相信所有人都會感到迷湖,不明白這些到底是什麼玩意。

其實吧。

這些遊戲,大部分都是科樂美搞出來的“官方比賽專用軟體”。說是遊戲,其實也不是很恰當。

更何況,早期這些遊戲,其實很少在國內發行併火爆。

大家熟悉的《遊戲王:決鬥連結》,反而是真正意義上,走入國內普通玩家視野內的遊戲王正統遊戲作品。

當然,這麼說有失偏頗。

科樂美搞的《遊戲王》系列衍生遊戲,實在是太多了。

衍生遊戲論數量,《遊戲王》系列其實不遜於《神奇寶貝》,也就是寶可夢分毫。

但有一個尷尬的事實。

《遊戲王》還是“實體”遊戲卡牌更出名,電子卡牌遊戲有點拉,在全球範圍內,談不上有多火爆或者出名。

這可不是顧淼尬黑啊!

談及《遊戲王》衍生遊戲,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絕對是用“實體卡牌”進行對戰的桌遊。

而不是遊戲機、pc、掌機端的電子版“卡牌對戰”遊戲。

這充分說明了……

科樂美在《遊戲王》的電子遊戲開發這一塊,確實做得不算多好。反而是實體卡牌遊戲,稱得上火爆全球。

不過,這也不怪科樂美。

牌老們似乎更鐘意於實體卡牌對戰,而對電子遊戲興致索然。

這跟寶可夢不一樣。

寶可夢遊戲火爆,那是因為現實中,根本抓不到寶可夢。想體驗寶可夢對戰訓練,只能遊玩電子遊戲。

如果現實中也有寶可夢,你看還有幾個人會玩“寶可夢”遊戲?

《遊戲王》之所以衍生電子遊戲不夠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現實中就有卡牌啊!

現實中買了一堆實體卡,我直接玩實體卡牌對戰不好麼?為什麼非得用遊戲機,玩什麼虛擬的“卡牌對戰”遊戲?

正因如此。

科樂美髮布的很多《遊戲王》衍生遊戲,大部分都變成了“比賽專用軟體”。

顧淼可不想重蹈覆轍。

精心研發出來的電子遊戲,最後卻變成了“比賽專用軟體”,這誰頂得住啊?

他想的是,研發出一款既能兼顧比賽,又能兼顧遊戲性,吸引普通玩家入坑遊玩的《遊戲王》網路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