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趙禎今天高興,要放在平時,他這麼要面子的人斷然是沒法開口的,而現在皇帝親自開口了,吏部的人當然不敢怠慢,就連夜調整了一圈,好不容易把一個年紀偏大的縣令調到了吏部來養老,然後連續排程了十幾個人,終於是空出了一個差不多的崗位。

這個縣正是張哥名義上的老家餘杭縣,雖然餘杭升畿,但因為這幾年連年災荒加上兵荒馬亂,所以全縣加起來也不過六千餘戶,人口不過兩萬三,算不得一個大地方。而且離京城臨安很近,再加上那地方本就不是什麼窮鄉僻壤,管理起來相對容易且交通便利,走動方便。

就看這些種種條件的附加,就可想而知吏部那幫人到底是死了多少腦細胞。

然後吏部把這個情況上報趙禎,趙禎幹了一件非常壞規矩的事,那就是繞過了吏部直接下了聖旨,吏部倒不介意這個事,他們只是對這個人特別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才能讓一直都循規蹈矩的皇帝陛下親自為他開了個後門的?

要知道一般的舉人,哪怕是狀元郎都很少直接任實職,一般的舉人更是會從學官、判官這些做起,先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個四五年,這才能扛事情,幾乎就沒有頭天考完第二天就當縣令的說法……

而更離譜的還來了呢,首先趙禎免了所有畿縣一年的賦稅,這可是杭州啊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啊,杭州的畿縣一年的賦稅能比得過山溝溝裡十個縣啊,他全給免了……

換而言之,第一年這十八歲小縣令上任只要不出什麼草菅人命的事情,他基本就是穩過考核的,到底是什麼人才能讓一朝皇帝關心到這種地步?

他們不是沒有懷疑這位老弟是趙禎的私生子,畢竟當朝太子是養子,而且聽聞命不久矣,其餘皇子無不早夭……

嘿,還真說不準吶。

吏部的人很認真的在準備張哥上任的事情,而張哥此刻正在參加翰林宴,這地方那就是熱血青少年們的聚集地,大家都是讀書人,自古文人相輕,彼此之間多多少少是有些看不上的,哪怕是表面上一團和氣,但暗地裡各種拱火各種暗鬥。

但張哥也就是看個熱鬧,他一個人坐在最遠的那一桌上,這地方几乎不會被皇帝看見,所以坐在這桌的人大多為了表現而端著酒杯四處敬酒去了,張哥則一個人低著頭在用小矬子雕大公雞玩。

上頭有人吟詩作福他也不抬頭、有人八九高歌他也不應和,主打就是一個絕世而獨立。

趙禎看到下頭那些跟孔雀開屏一樣的年輕人自然是高興的,但高興之餘他一直在用眼睛搜尋著張哥,找了一圈之後他才發現這愣子竟一個人縮在角落裡低著頭不知道在幹什麼,也不與人交際也不跟人攀附,全程就那麼坐著,面前擺著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也不知道是什麼。

至於張哥為什麼雕大公雞,那還不是他蓉妹妹喜歡唄,那天她偷摸出去逛街,回來的時候偷偷摸摸的抱回來一隻身上流光溢彩的大公雞,公雞十分漂亮但沒法帶回皇宮,因為趙禎屬狗,與雞相沖,所以皇宮不會出現跟雞有關的物件。

所以她只能把那隻漂亮的大公雞放張哥那邊養著,她每次去玩如果張哥在忙,她都會坐在那看上半天這隻閒庭信步的大公雞,張哥見她喜歡,自然就給她雕了一些這隻大公雞不同姿態下的樣子,打算湊滿一個盒子,二十四隻,現在還差一點,這不索性帶到這裡弄了起來。

雖說大宋文峰鼎盛,幾乎代代科舉出人才,但這一代似乎因為遭遇了遷都變故,匆忙加開的一科並沒有太多讓人驚喜的地方,多是一些庸才,趙禎看了一會兒孔雀開屏就膩歪了,畢竟他一輩子到現在認識晏殊、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張載、程顥、呂大鈞,光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個在他手上成名,這些叼毛把他的文學審美眼光養的太勾八刁鑽了,再看這些啥玩意都不是小年輕,真的是稀鬆平常。

“你去看看那個愣子在幹什麼。”

趙禎側過頭對身邊的貼身老太監的吩咐道:“我就沒看見他抬頭。”

老太監過去裝作看風景的在張哥面前溜達了一圈,然後看到他在那雕大公雞,老太監表示自己不太能理解,於是便返回到趙禎的身邊如實稟報了起來。

趙禎一聽到那廝在雕公雞也是忍不住笑出了聲來,笑完之後他小聲說道:“那公雞八成是為蓉兒雕的,前幾日我還看蓉兒捏著幾個木頭公雞寶貝的不行,看來就是出自他的手了。”

“官家,那愣子的手藝倒是可以,雕出來的東西栩栩如生。”

“唉,愣子也好,總比這爭奇鬥豔的好,看來這愣子是個幹實事的人吶,我現在都想看看他能把一個縣弄成何等樣子了。”

其實作為皇帝來說,那是真的喜歡這種沒背景、沒黨閥、沒門第、沒流派的人,這樣的人通常都會成為皇帝最堅實的左膀右臂,反倒是那些長袖善舞的,他們最核心的利益根本就不會是為了皇帝,甚至都不會為了國家,有時候家族的利益遠高於國家的利益,雖然也並不是全部,但歷朝歷代以來見過的太多了,日頭之下可沒有新鮮事。

第二天,這些新科的舉人就要上殿受賞了,但張哥除外,他被一輛馬車支稜出去當官了。臨安離餘姚三百多里,馬車行進大概需要四天,這還只是京畿周圍,可想而知這個時代交通不便利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張哥就在路上顛簸了四天,只是趙蓉這次沒能跟來。她倒是想來,細軟都已經打包好了,可是趙禎跟她母后當然死活不肯她跟著一塊跋山涉水,說是她身子骨還沒有養好,現在貿然跋涉,最後可能連命都守不住。

所以這次出行只有張哥一個人以及吏部親自指派的師爺兩名、縣丞一名、吏、戶、禮、兵、刑、工主事一樣一人,捕快三十八人。

這個規格是前所未有的,畢竟所有人都是吏部親自指派的,而且都不是什麼新手,人家上任一人一馬三個僕人,過去之後還要先被擠兌一陣子。但他張哥上任,自帶全套班底……

不為別的,就為了這位爺要麼是官家的兒子,要麼是官家的半個兒子,不管是哪個都不是他們能擔待起來的,所以配合一定要到位,保證這位爺吉祥如意,那就算萬事大吉。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