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18年,阿里以665億併購了e了麼,是當時網際網路行業最大的併購桉。

現在歷史重演,而且還提前了,阿里以65億併購盛世新禾,如果成功,依舊會成為現今網際網路行業的重磅炸彈。

《上章1000億修正成65億,是作者口嗨了,沒文化,真可怕!》

當然,對吃唄來說絕對算不上什麼好事,盛世在郭超手上和在阿里手上完全是兩個概念。

所以,吃唄所面臨的考驗不可畏不嚴峻。

同時也讓陳哲納悶,阿里怎麼就沒有看上吃唄呢?

有一點不可否認,陳哲創立吃唄之初,就抱了賣一個好價錢的心思,然後套現專心搞生命科學,因為沒有什麼比命更重要。

現在挑戰來了,陳哲只能打起精神,擼起袖子幹。

好在併購一個大企業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吃唄還有準備的時間。

陳哲之所以緊張,因為對手很可能變成阿里,不是他跪舔對手,而是阿里系的恐怖只有經歷過阿里時代的人,才會懂。

所以,當陳哲在內部會議上放出這個訊息的時候,相當一部分管理層關注的重心不是阿里,而是65億巨資。

這也間接說明了吃唄現今的管理層,不管是格局還是戰略眼光,都有很大的欠缺。

管理層的水平是制約企業發展速度的最大因素,這些話陳哲不能明說,只能要求周路尋找目標人才,公司內部進行優勝劣汰的考核,雙管齊下,整改。

陳哲說的輕鬆,周路心裡沉甸甸的,這個決定意味著吃唄馬上要經歷一次大換血的陣痛,一個處理不好,公司甚至有顛覆的風險。

“那你有更溫和更有效的辦法嗎?”

陳哲嚴肅的問道,周路嚴謹的峨眉不禁皺了起來,繼而無奈搖頭。

“吃唄到目前為止,依舊是一個新興企業,具有很大可塑性,不趁著現在揮刀子,等結構固化後,再想動就不是陣痛了這麼簡單了,~傷筋動骨。”

陳哲現在千頭萬緒,只能將壓力分給周路一部分。

周路心裡清楚,這種事只能快刀斬亂麻,一旦猶豫,肯定會造成歷史遺留的頑疾。

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對手逼得,但有些問題需要反著看,如果沒有對手步步緊逼,自己又哪裡來的進步動力。

“……好的陳總,我儘快制定方桉。”

周路說著頓了下,看陳哲沒有不耐的神色,試著說道:“陳總,華翼以投資建廠的名義又向公司申請了一筆2000萬的借款,由於資金過大,需要徵求您親自審批。”

陳哲頓了片刻,緩緩點頭:“先不急審批,等我瞭解下詳細情況再說。”

“好的陳總,那沒什麼事我先去忙了。”

“嗯,去吧……等等,回頭幫我聯絡下領投,就說我想約他們王總見一面。”

周路應了聲離開了。

陳哲當即給趙峰去了電話,這才知道津城土管局放出了一批競拍地塊,位於BHX區。

華翼看上的是一塊52800平的工業土地,也就是80畝地,競拍保證金需要10380000元,也就是競拍底價,合196/平。

陳哲一直沒有開放華翼的融資許可權,以為靠著吃唄足以支撐,現在看來,當時的想法太過想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