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學良說著就轉移了話題,“出差多意味著業務繁忙,能不能和我具體說說吃唄最近的發展。”

其實缺席的會員不只陳哲一個,至少有十幾個都沒返校。

因故沒參加可以理解,但資訊都沒有通知到位,就是郭超這個商會會長的問題了。

以郭超的段位怎麼可能犯這麼低階的錯誤,祁學良這時才意識到陳哲和郭超可能有些某些矛盾。

目前,火箭3號和吃唄都是他極為看重的校園團隊專案,也可以看做他的政績。

一個學校出一個這麼優秀的團隊都難,津財一下子出了兩個,為此他還受到了校長的表揚,他可不希望倆人窩裡鬥,一旦傷筋動骨對誰都沒有好處。

“當然可以,我還想聽聽祁主任的指導意見呢。”

陳哲選擇性的忽略了商會的事,就從吃唄融資開始,將吃唄業務覆蓋的十二個城市的概況說了一下,還談了談自己對吃唄下一步的發展規劃。

這樣的話題從來都是乏味無趣的,祁學良卻聽的驚訝不止,他從吃唄身上看到了火箭3號的當初,或者說,他覺得吃唄比火箭3號更具潛力。

因為吃唄僅僅創立一年時間。

陳哲聊完吃唄,還不忘捧一把津財,因為沒有津財給創造的創業環境,沒有津財的創業大賽,吃唄不一定能有這麼快的發展。

“這些話就別說了,主要還是你的努力。”

祁學良笑著擺擺手,“咱們學校那麼多創業團隊,這次大賽你能獨佔鰲頭,證明了你的能力。”

說著, 他拿出一個檔案,“看看吧,國家再次表達了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支援意見,而且京津冀超過75%的大學倡議聯合社會舉辦一場三地的青年創業大賽,這個事情還沒最終落實,不過基本不會有什麼意外。

我先給你打個招呼,希望你提前準備,代表咱們學校出戰。”

陳哲驚訝的瀏覽了檔案內容,這對於他來說絕對是一個好訊息,如果吃唄能再次奪冠,對於吃唄的形象是一個極大的提升,而且還可能吸引資本巨頭的關注。

他自然不會自大到自己是學校的獨一份,再次抬頭看向祁學良,“祁主任,代表咱們學校出站的有多少團隊?”

“只要符合條件的團隊都可以參加,不過咱們學校應該會內部甄選一些參賽名額。”

祁學良籠統的說道:“根據以往經驗,這樣大型的比賽,一般都會有初賽和決賽,初賽會淘汰掉大部分參賽者。

咱們學校對這次的大賽極為看重,也會全力推動這場大賽的落實,我跟你們通氣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你們,冠軍,咱們學校志在必得,我希望你不要有壓力。”

後面一句話就是屁話,換誰都會有壓力,陳哲也不例外。

如果只是參賽,他更多的是動力,也會努力爭取第一,但學校把第一定位目標,就給了他無形的壓力,壓力下是學校和津財全體學生的期許。

不過可以確定,自己絕對不是第一個被通知的,郭超應該是第一個。

也就是說,郭超被學校報以了最大的希望。

但對於陳哲來說,何嘗不是一個正面挑戰郭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