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事件上了報,受影響最大的卻是津財,直接被推向了風口浪尖,輿論譁然。

津財的創業環境本來就在津城享有盛名,這下子更是紅的發紫。

民以食為天,民生無小事,不少慕名而來的人聚集在津財門口。

看熱鬧的,討說法的,來採訪的記者……

津財大門緊閉,自創校以來這種情況還頭一次遇到,所以津財創業大賽組委會連夜約談廖振飛,郭超陪同。

陳哲幾人酒足飯飽趕回學校的時候,被校門口的陣勢嚇了一跳。

“媽的,玩大了。”

陳哲摩挲著下巴,轉身招呼道:“今晚別回學校了,回公司開會。

晚兒,你馬上通知周路,公司所有管理層半小時後必須準時到達會議室。”

徐晚兒也知道事態嚴重,青禾出了這種事,對整個行業都會有影響,同時她也明白陳哲為什麼從一開始就嚴把稽核關了。

張燦燦這時沒心沒肺的笑道:“想回去也回不去了,咱們過去準被這群人圍住,青禾這下子算玩脫了。”

“老陳,你說是誰這麼給力,這一刀捅的真帶勁。”

韓廣信也跟著幸災樂禍。

陳哲笑了笑沒吱聲,張燦燦道:“火箭3號崛起之路可不是一馬平川,原本學校搞快遞的有五六家,現如今只有火箭3號一家,搶別人飯碗的仇……你品,你細品。”

包括徐晚兒在內,身邊的這些人自始至終都不知道是陳哲的手筆。

就連周路在內的管理層也都不知道,可見陳哲在這件事上的保密工作做的多好。

如果按照他之前的計劃,這件事頂多被捅到大賽組委會和學校領導層,內部消化,內部處理廖振飛的青禾。

誰讓自己兄弟太給力呢。

陳哲並不覺的曲子洋做的不對,反而對他另眼相看,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某些方面比自己還要有魄力。

其他也不是沒有懷疑過陳哲,但這個懷疑經不起推敲。

以正常人的思維,受益最大的人嫌疑最大。

無疑,陳哲的吃唄受益最大。

只是這麼簡單的邏輯思維,陳哲會想不到?

他難道只顧著搞死競爭對手,連學校的名聲也不顧了?

怎麼面對學校?

怎麼面對校友?

搞壞了學校名聲對他有什麼好處?

還是說一個創業專案比他的學業和名聲更重要?

一連串的問號讓這件事的始作俑者變得撲朔迷離。

哪怕青禾的人仍堅定的認定是陳哲做的,但又有什麼用呢?

陳哲幾人回了公司,周路其實一直沒離開,外賣行業發生這麼大的事,吃唄如果應對不好,很可能會躺槍。

當然,包括周路在內的管理層成員,和徐晚兒一樣,都明白了陳哲嚴格規範化管理良苦用心。

公司裡不是沒有出現過弄虛作假的事,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業績激勵規則下必然會產生一些蠅營狗苟之事。

陳哲的應對方法是成立監委會,成員由管理層兼領,對不良事件的處理方法很果決。

涉事員工開除,永不錄用。

涉事商家永不合作。

吃唄公司的燈亮了一夜,凌晨五點整,透過吃唄平臺釋出了官方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