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追影宣花斧(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初只給十隊,如今開口就是兩營,本錢不可謂不厚了。
商三兒只搖頭:“沒家室拖累的,夠兩營麼?”
多數城主家,要想好管,都不會任道兵世代相傳,也輕易不招沒家室的,道兵家眷都是凡民,受降者中沒家室拖累的,莫說兩營,二十個都難挑出來!兩營七百多人,家眷得有三四千,全遷去綠柳,遭魔劫死難,是給師父增刑;若不遷去,就還得算呂家的人!
打過不少交道,姓商的不是沒心機,難進套,咬咬牙,呂威傳音過去:“那把昭君給你!”
佔下龍陽郡,若書院再得賢王府,兩家連上地,呂氏頓能轉安,勢也得大漲,昭君也不用在這潑皮前抬不起頭,心結得解,仍九階有望。開戰前,這嫡女已不願再給出去,呂上呂威只拿話誆商三兒的。
但昭君九階,還不知是多少年後的事,遠水解不得近渴,老祖們難捨法寶,總沒破賢王府要緊,不可讓潑皮兒翻臉,只好又舊事重提。
他是傳音,商三兒卻不客氣,偏要嚷嚷開:“本說定的事,你家還賣兩回?不給就算了,又不缺暖被窩的,臉冷性子硬的小八階,處處不如意,還值當個啥?”
雖未提名道姓,聽到的,豈能不知他說誰?
送媵室時,張口鐘意昭君,法寶面前,這女兒就處處不如意了?
狗日的只管胡言,這次出征,凡見著昭君,賊眼還盡放肆,已到明目張膽、眾人皆知的地步,因要哄著,他呂威才認吃虧裝糊塗,合著這些日子,全只白看了?
呂威這當......爹的,險要吐血!
就沒二皮臉不敢說的話,綠柳眾人中,酒道人、屠壯有些臉紅,甄藥神嘻笑個不停,董策、陳婆婆在冷笑,趙同則抽起旱菸,與阿醜一樣事不關己。
當事者呂二小姐那邊,已快咬破嘴皮,左手無名指跳個不停,彷彿憑空還有把琴,任她撥絃。
滾刀肉耍橫耍賴,咬定法寶不鬆口,呂威也是無計可施,只得傳音給老祖:“瞧那法寶樣兒,道意散得多,沒個幾十年將養不回來,咱們家拿,也難堵書院的嘴......”
呂上嘆口氣,轉身去看高聳的龍陽峰。
戰前,呂威與他商議,若順利佔下龍陽郡、賢王府,可任東山為龍崖城主,用心經營些年,南晉還敢北上,呂氏便棄掉龍鱗,將本城改來此地,偏北許多,石山書院易援不說,也有更多騰挪餘地。
呂威那意思,已將呂東山視為承嗣者,除此外,還要他這地仙老祖,也做龍陽山神,助守龍崖城。
賀氏雖已沒落,龍崖原也是大城,雄城依壯山的地兒,可不多見,得位陽神山神,就易守難攻。
但做了山神,陷入危局後,脫身都難,呂上還有顧慮,並未允下。
不願承認私心作祟,呂上只拿呂東山做藉口,說他任龍崖城主,青牛觀不顧了麼?
家族大勢面前,只能舍法寶哄潑皮,但仔細想想,賀老鬼再有奇遇,追影宣花斧也是在龍陽峰晉為法寶的,好些高階地仙還未有呢,此地要演算法寶福地?
大斧已受重創,落他幾個地仙手裡,一心溫養,復原也須數十年功夫,龍鱗劍已溫養多年,若自生出道意,與自家更契合,借這山得著機緣,成就法寶,不會比大斧差分毫!
老祖不做聲,算是預設,呂威便安撫商潑皮:“稍安勿躁,我與老祖們議議去!”
......到書院兩位地仙身邊,磨嘴皮勸說。
若呂氏老祖拿法寶,書院確實有好些說道,綠柳城主拿走,反而不難勸。
道理簡單,龍陽郡得手,是歸呂家的,石山書院至今還未得佔一城!
賢王府之主,乃自稱“北山王”的王乾,本身就是四階地仙,屬下四位九階人仙,若只他家,還好應付,眼下聯手的雲譚將軍府,地仙老祖雖才二階,人仙九階卻有七位之多,兩家聯手,再佔著地利,這邊與姓商的鬧翻,就不易拿下。
這一戰,石山書院願下大本錢,是呂氏已經同意,下兩代家主無論定的誰,都於書院弟子中擇偶,如今未成年子弟裡,再任書院挑二十人去做弟子,往後每五十年,也是這個數。呂威長女就是嫁的書院學子,往後結親不斷,等再拉攏些年,指不定呂氏有全族習儒學的可能!
青牛觀怕傳承外落,立志弘揚儒學、大權又不會旁落的石山書院卻不同,巴不得門下弟子廣博,若一兩百年後,呂氏全族習儒,都能說動並進書院,兩家合做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