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再見已共舟(第2/3頁)
章節報錯
她還慌亂著怕失禮呢,師父秋實,藏夏等師兄弟,飽盡眼福後,說人夠了,他家桂花茶難得,全撒手不管,就跑對面去喝茶,乾淨不沾灰。
外室本無須見主婦,但商大娘常時在茶坊裡坐著,韓窈娘不想被挑理,更不願落後互不待見的大丫頭太多,還是石場就認得的,身份再不堪,也只能來見。
韓窕妹只想搭手幫忙,但隨六姐見禮後,將來的主婦就一手拉一個,溫柔出聲:“兩位妹妹無須多禮,往後都要借重。”
上回來綠柳,十字口遇著時,呂昭君問是否已收房,無良城主面不改色,答的是姐妹齊收,一起好耍。
以那人好色德行,明月還以為是真。
這架勢,是一併當外室待了,把韓窕妹弄個大紅臉,但沒過多久,眉兒覓著機會,悄與明月說明實情,又改成端主婦架子的臉紅。
眉兒勸:“以咱那位爺性子,也指不定的事,且城裡都在傳,那妮子也沒辯白過,小姐並不算失禮。”
或是這個理,但總叫明月不自在。
二三十人忙碌一整天,方把酒樓全打掃出來,以城裡冷清模樣,哪來客人,只佔下鋪子,至今食材未備,師徒吃飯還靠城主府賙濟。
衙兵送來酒、茶、米麵、雜物,全收下了,但師父說廚房灶大費木炭,沒客人生火不合算,先混城主府的吃,婆婆不明白師父的彎彎繞,笑應了。
一邊是師父,一邊是婆婆,沒她明月說話的餘地。
田餘媳婦、鮑正山媳婦、陸娘子等女眷,都上門坐過,各說些往後照應的話。
但她甚都不是,甄家也有個兒媳上門,卻是求情,要為自家孩兒討地仙妙法,一會兒後,為拉近關係,話題便不離韓家姐妹,說了好些風言風語。
瞧著是個嘴碎的,這事上,自是信眉兒的話,但也不能得罪,好言好語勸走。
城裡才幾個人,且都與“仙”字沾邊呢,也不得個清淨。
這都還未嫁過去呢,往後指不定更煩,哪比得一心修道時爽利。
茶坊見著青牛觀來的師徒,商三兒並不覺意外,但瞧圓滾滾翹胖短腿坐裡面,心頭就生不暢。
站茶坊外,先向老孃叫:“娘,我回來哩!”
董老頭、馬童氏也在,還有唐諾,又各叫一聲:“董大爺、童婆婆、唐掌櫃!”
再別的人,就只頷首示意了。
阿醜已回覆原樣的,他要進茶坊,好些人都要不自在,隨商家哥哥打完招呼,說聲恕罪,自回去了。
西城門洞下的曹四瞧見,倒一溜煙跑過來,與商三兒前後腳進的茶坊。
未見著金仙,等阿醜離開,兒子進茶坊,商大娘瞪眼過來:“親家大叔也在,怎不招呼?是哪家的禮數?”
“娘,已還了俗,還不知他姓啥,總不好叫雜毛大叔!”
惹得老孃動怒:“方回來,就想遭錘?”
商三兒忙擠出笑:“秋實大叔,酒樓既開起來,往後再辦婚事,都定你家罷,有個熱鬧地兒,咱們也好喝酒!”
接下來是魏清、韓思、雷雨、仲熊等,城裡婚事不斷,忙死你個老雜毛,瞧還有多少功夫喝茶!
且回回在城主府擺席,客人走完,老孃、眉兒還要操心受累,也自心疼。
秋實也想到了,選酒樓,這卻回絕不掉,唯指望小雜碎心疼媳婦兒:“與明月說,她是東家!賢侄,大叔我俗家姓百里,往後可要叫起來。”
商三兒便不理他,轉向明月。
老孃面前,未婚也須見禮,待直起身,方調侃出聲:“掌櫃的,備食材的本錢城主府出,接婚喪酒席麼?”
眉兒已與明月說過,曉得城裡待婚的不是一兩個,接下事來,就要連軸受累,操辦世俗婚禮,便獲利也是沒用處的銀子,更別說他只出本錢,還要擾她不寧。
但若私下裡說事,還能掰扯幾句,這眾目睽睽下,婆婆也瞧著呢,哪吐得出個“不”字來?
剛回完禮,起身就只能點頭。
徒兒不爭氣,秋實暗歎著,又出聲插話:“咱這掌勺大廚,其實只素菜齋飯拿手,要辦婚宴,主家不覺寒磣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