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後,三友悠悠嘆氣:“這是好心境,徒兒原沒說差,天帝也不會怪罪!”

商三兒老孃盼孫子,在大羅金仙眼中不值一提。

好不易得讚一句,商三兒方有些得意。

又聽師父道:“還有半炷香功夫,若有要緊話,速說來!”

商三兒瞪大眼:“猴年馬月才得通一回話,就要沒了?”

三友答道:“徒兒多行善事,積攢功德,早晚能再與為師說上話!”

商三兒急得跺腳:“眼下傳物都難,我真尋著人,紀金仙的好處啥時才給到地界?都不講明?與鬼婆婆的因果也還未說!”

“咳咳!”

還以為徒兒捨不得他這師父,原只惦記自家的好處,弄得尷尬。

人心不可度。

九天外業風中,三友連咳兩聲,忍著羞惱:“換紀道友與你說!”

換女金仙的聲音:“我的外物,都已不能傳地界!但修行多年,也有些女仙小術,合你那城,無因果外人又不易仿學去的,有三種胭脂、一種香胰、浣紗織錦之法,此外管魔獄五千載,整治天仙、地仙級邪魔的手段二十多種,都算給小道友的謝儀!便請三友仙翁傳至你心田裡,但須加禁制,為我尋著人,方可得閱,否則自消。”

“那馬童氏,若晉不得地仙,只剩十多年壽數,尋著阿醜,你再喚她,自會來出力。她的因果與你不相關,倒無須知詳細!”

剩的時間不多,卻已沒別的要緊事,她語焉不詳,商三兒倒來了興趣,叫道:“哎呦!要用著她,哪就不相干?多曉得些事,或就有別的助益呢?”

“我這徒兒,也有些歪理,換我來說?”

紀紅棉輕嘆口氣:“自作的孽,受這業風萬年,或能消盡,但尚羞與小輩講明,又怎好再見自家道心?不敢勞累前輩,我自家說罷!”

拒絕了三友道人,紀金仙再傳音來:“我於白帝座下,本是看押魔獄的天仙之一。剛任職時,獄中有個魔頭對我言,地界連線天界、九幽,得清濁二氣滋養,某些神妙之物,還要勝過天界。他說的各物中,有那得子棗,說若長成紫皮,天帝吃下也能得子!”

“我初至魔獄,不知魔頭厲害,心生不忿,真就暗留意地界各物,上千年後,別的未覺,但果於某地產出枚紫棗,被我查知,下界採來,想著並無道侶,只嚐個味兒,查知藥性就成,不料那棗裡暗藏九幽汙穢,中了魔頭算計。再輪值,趁同僚有事不在,魔頭施邪術,叫我壓不住心魔,就與他有了苟且之事,放他與另一個魔頭走脫不說,自家也受孕。”

魔頭引誘,金仙都要陷進去,失了身子,這與街坊風傳的寡婦偷漢子、小媳婦紅杏出牆差不多,聽著這般奇聞,商三兒暗中咋舌,卻也想笑。

紀紅棉在九天外,想是見不到商三兒神色,還如常道:“魔獄廣大,拘押的魔頭眾多,兩個走脫,遁入地界,輪值的不報,別人也難知曉。為瞞前錯,我一錯再錯,未報此事,只尋由頭躲入地界,偷將孩兒產下,因我的罪過,阿醜生就具仙魔二氣,長到如今,也有地仙六階修為。”

“阿醜稍大些,怕別的天仙察覺,我輕易不敢再下界,他自家跑來地龍山安身。百年前,我孩兒不知怎的,駝背竟化了膿,至仙魔二氣外洩,正逢兩位前輩於地龍山對弈,三友仙翁撞破,引發心魔劫,又是一場因果,也揭破我的罪孽。”

“橫豎已瞞不過,我方敢大膽些行事,怕得子棗再被魔頭拿了生事,最後一趟下地界看孩兒時,偷把各家種的暗斷掉根,獨剩種得最多那山神家!”

“那山神有些本事,暗動手腳或會知覺,鬧起來更丟人,我便於某處,哄來頭有地仙本事的作惡山妖,趁山神不在家,硬闖進去,把棗樹盡毀,成熟得子棗全吞吃完,於它逃奔時,我再出手打殺!”

“那山妖本相是匹白馬,性極惡淫,又一門心思留後,我方能哄它去搶得子棗。它本事也不小,原在之地,附近有城,城主令是朱帝所制,行妖族倫理,當地城主為討好它,每年貢送一名十六歲處子,便得馬妖護著。”

“年年少女送去,未能產子,都被馬妖折磨致死。那童氏女,爹孃貪圖富貴,把她送進城主府,又被城主家送給馬妖,我哄那孽障時,恰剛做新娘送到,尚未受害,算被我所救,問她打算,已不願回城,不願見爹孃,馬妖死後,就自稱望門寡馬童氏。”

“我打殺馬妖,天官也至,傳白帝仙旨,方知越做越錯,紫皮得子棗,是魔頭引九幽之氣而生,非是地界自成,我把得子棗滅絕,倒又添筆罪孽。幸好馬妖肚裡棗核尚未消化完,為挽回此過,我便傳馬童氏養屍鬼之術,教她修行,以妖屍為土,使得子棗再生髮,她就算我的旁支弟子。馬童氏是個知恩圖報的,知我孩兒在地龍山,為就近照應,學成後,也來南晉國受聘。”

聽到這,商三兒醒悟過來,出聲問:“鬼婆婆上回來綠柳城,不只為借地種樹?”

女金仙應道:“她已知三友前輩因果,聽得綠柳遭魔劫,怕殃及我孩兒,便來打探訊息。你那仙桃種,馬童氏其實曉得,但不敢沾惹,裝不識而已。”

若如紀紅棉所說,便種出仙桃樹,也難挖來鬼婆婆。

師父說的半柱香已快到了,商三兒忙再問:“仙子有連心珠,鬼婆婆與你孩兒就沒通訊息的手段?不曉得出事兒了麼?”

他商三兒只憑自家,也能置辦靈犀螺、遊子扣。

“有,但也已失效。馬童氏四個月前已棄姬家不顧,在地龍山裡兜轉著尋蹤跡,只是修為低面兒小,我又在九天外受刑,地龍山神竟敢裝聾作啞,不見她,一直被阻在那山神門外。”

“你助我尋著孩兒,阿醜便助你守城,馬童氏也能聘十多年,但與南晉國姬家,恐有首尾要了斷,她走時並未得允。”

地仙六階的阿醜在地龍山悄無聲息消失,那山神至少也知些情,卻對鬼婆婆避而不見,嫌疑實在大。

女金仙說完,趁最後時間,三友道人接道:“地龍山山神,名叫常九九,地仙九階修為,八百年前搶著山神位,於地仙中也是有大本事的,那株桂花樹能遮掩氣機,好些事已算不清楚。若真是他捉走阿醜,指不定老道惹禍那一腳,便也與他相干!他的要緊物事,定在桂花樹下,徒兒小心行事,也叫為師瞧個明白!”

“時辰已到。多聽你老孃的,端正行事,待下回再說上話,為師方好誇你!”

對這潑皮徒兒,三友最後也順著毛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