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談判(第1/3頁)
章節報錯
見尤遠山有些愧疚,林禎笑道:“尤叔,這沒啥,我已經猜到收購不會太順利,不然的話,我就不跟著來了。”
尤遠山道:“主要是現在已經徹底確定了改開的形勢,地方上也想大力發展經濟。”
林禎道:“那沒事,您安排個時間吧,我跟領導談談。”
“明天就行,明天我帶你們去見領導。”
每個地方的領導都想著能招商引資。
既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又解決了待業青年的就業問題。
因此這次想留住林禎的投資也在情理之中了。
本來林禎也是打算在當地另開一家廠子的,但是聽了大領導的建議後,覺得當地的資源供給還真比不了首都方便。
首先回首都建廠有個軋鋼廠可以合作,要什麼貨,下什麼訂單,簡直跟回孃家一樣方便。
太陽能熱水器的技術核心是雙層真空壁的玻璃管沒錯,但更多的組成部分還是鐵件。
架子是鐵的,儲水罐也是鐵的,放在有自來水的城市可以直接使用。
但是放到農村,就得配備電井馬達和蓄水壓力罐。
這兩樣配套的新產品還沒有研發,如果研發,首都的春風電機廠可以提供馬達,軋鋼廠可以生產壓力罐。
而在南方小城,既沒有電機廠,也沒有鋼廠。
另外還有人脈一說,在南方小城,林禎的熟人只有尤遠山一個。
即便領導再照顧,也比不了在首都方便。
因此這次即便去領導的辦公室談判,也得把生產線給買走。
林禎幾人到達地方的時候是中午,在路上跑了一天一夜外加半天,就這已經是在沒有高速公路的情況下飛速行駛了。
尤遠山請林禎在當地最大的飯店吃過飯後,又領著他去了一趟玻璃廠的車間。
這家玻璃廠的主營產品還是民用類玻璃,譬如各類窗戶、玻璃瓶和暖瓶內膽等等,效益不算很好。
現在國家經濟剛剛復甦,建築業和汽車製造業這些真正能消耗玻璃的行業還沒有崛起。
光靠著民用消耗,訂單少的可憐。
因此整個玻璃廠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
而當初研發的雙層真空壁玻璃管的技術,除了林禎,更沒有第二個人能用得上。
年前林禎安排二兒子林家來玻璃廠出差,其實就是把停工的生產線給重新組織起來。
雖然組織起來了,也試產出了成品,但一直沒有量產,整條生產線還是處於待工狀態。
林禎的投資,對於玻璃廠來說,無疑是注入了新鮮血液。
這也是地方領導不願意把辛苦研發的技術連帶生產線一起賣掉的原因。
這些道理林禎都懂,但他要的,僅僅是這條生產線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