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我好像找到證明周氏猜想的思路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為早上第一場學術報告會是9:00開始,此時才8:20左右,普林斯頓的禮堂大廳裡頗為熱鬧,不同國籍的學者、大學生正在裡面“逛攤”。
是的,大廳裡有無數的“攤位”,基本上每人攤位一兩平方左右,往往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張海報,就是一個“攤位”。
這些“攤位”總讓秦克想起初中時帶還在唸小學的秦小殼,去遠州市區參加她喜愛的漫展時的情景。
不同之處在於,漫展的攤位是賣貨賺錢,而這裡的攤主設立攤位,主要是為了學術交流、同行切磋,打響名氣,以及拉課題贊助。
秦克聽著旁邊的孫利文老師介紹,才知道這些攤位都是要提前申請的,那些無緣進入報告廳作學術報告的數學學者們,往往會把學術成果上傳到arxiv後,再在這裡進行“兜售”,讓同行接受他們的某些新觀點,最好能給予贊助,讓他們繼續把課題進行下去。
數學可以說是最節省經費的科研專案了,但數學家也要吃飯也要養家餬口也要買房買車供養妻兒和父母,那些有名氣、身份高能在大學裡當副教授、教授的數學家還好,收入頗豐,但許多數學愛好者畢業後往往只能到中學甚至是小學裡當個老師,畢業就失業的也不在少數,更有甚者拒絕工作,只想沉迷於數學研究。
這時就需要拉贊助了,讓參加學術報告會的大佬們覺得他們的課題有前途,能出成果,然後進行贊助,最終取得的學術成果會由學者及資助人分享。
——當然,如果有富人慷慨解囊進行無償的資助,那就再好不過了。
所以這時各個攤位的攤主都各顯神展,打出來的課題標題也一個比一個誇張吸引眼球。
反正就秦克目光所及,什麼“黎曼猜想證明方法”、“ns方程光滑解的存在性研究”、“成功破解霍奇猜想”、“歌德巴赫猜想證明”等等都敢打出來。
不過當你走近過去,就會看到在標題的大字下面,還有個很小的補充字眼。
比如前面的“歌德巴赫猜想證明”,後面就有三個很小的小字寫著“之我見”。
又比如“成功破解霍奇猜想”大標題後面跟著個小小的“的可能方向探究”字眼。
看得秦克直樂。
當然,這樣不要臉的終究只是少數,很多為了出名、為了切磋印證觀點的攤主,還是很務實地寫出自己的課題名字,比如《藉助目標函式的幾何意義解線性設計應用問題》、《孤子方程的代數幾何解方法探究》等。
秦克好奇地問孫利文:“孫老師,這些攤主是怎麼進來的?看他們的樣子都是有備而來。”
“需要提前申請,基本上得申報的課題符合標準且有一定的學術成果,才能進入這裡‘擺攤’。”
秦克點點頭,在大廳裡轉了兩圈,聽到了不少攤主在向著走近的學者訴說著自己的成果,但秦克聽了會,要麼沒新意,要麼有錯漏,真正有學術價值的攤位得認真淘淘才能找出來。
看看手錶,快到9:00了,秦克抬頭看向報告會的安排。
大廳上面就有個相當大的電子屏,顯示著當天的學術報告會場次、學術主題、在哪個會議室。
學術報告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一個小時的全體報告,四十五分鐘的集體報告,三十分鐘的普通報告。
一個小時的全體報告是最頂級的,這一個小時內只會安排這一場報告會,是普大學術報告會的重頭戲,往往由著名的數學家或者取得世界矚目的青年數學家作學術報告,就像今天9:00至10:00的這場,是由由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的代數幾何大師伊戈爾作題為《可積系統理論中的代數幾何方法和黎曼肖特基型問題》的報告。
而四十五分鐘的集體報告稍次一等,會同時召開兩場,讓觀眾們自行選擇其一,秦克的報告會就是這一檔次。
雖然證明孿生素數猜想的意義非同小可,但秦克在國際數學界的名聲地位,實在無法與那些成名數十年,拿過許多大獎的大牛們相提並論,能有這個檔次的學術報告,已相當了不起了,甚至比在《數學年刊》等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更受到國際數學界的認可。
第三檔次就是三十分鐘的普通報告,同時舉辦五場,這類主要面向那些取得了相當優異學術成果的青年學者,不過因為同時舉辦的場次太多,觀眾也會被大大分流,影響力自然降了好幾級。
讓秦剋意外的是,當他的目光落到電子大屏的會議安排上時,上面居然浮現了數學學術積分的數字!
第一場一小時的報告會,數學學術積分價值達到了8點!
其餘的四十五分鐘報告會,學術積分價值在5點7點之間浮動,而三十分鐘的報告會,則在3點5點之間浮動。
也就是說,秦克只要認真聽報告會,就能有學術積分收入。
秦克看了看自己的系統介面。
“數學等級:職業級,下一等級:大師級,升級進度:530.5/1000”。
這一個多月來他鑽研波利尼亞克猜想和《黎曼猜想全解析》裡的第二第三種處理方法,也就加了50點左右的學術積分,而在這裡聽一天的報告會,如果每場次都選最高學術積分價值的來聽,就能拿到45點的學術積分!
如果七天全用來聽報告會,他最少都能取得近300點的將學術積分!
秦克正等著升到“大師級”來攻克波利尼亞克猜想呢,當下毫不猶豫就決定了自己接下來七天的安排——從早上到下午,全用來聽學術報告會!
系統給予報告會的積分價值評定還是頗為準確的,秦克聽了第一天一共八場報告會,確實有種大開眼界、收穫良多之感。
尤其是一小時的報告會,拿過菲爾茲獎、宗師級別的伊戈爾教授在代數幾何方面的諸多觀點非常具有啟發性和學術價值,讓秦克幾乎要拍案叫絕。
他全場都做好了筆記,打算晚上發給寧青筠一份,相信正鑽研著代數幾何方向的寧青筠也很喜歡看到這些筆記。
第一天的報告會到下午四點半就落下帷幕了,接下來就是休息與晚宴時間。
這可是結交國際數學界大牛的絕佳機會,雖然陳明他們都無法進入晚宴,但給秦克的行程安排裡明確寫了,請秦克同學安心參加晚宴。
而且聽清木大學的顧伯鈞副校長說,清木大學唯一一位數學方向的科學院院士、目前正在麻省理工大學進行為期一年學術交流的王孝允院士,也會參加這次的學會報告會及晚宴,清木大學這邊已事先聯絡過了,秦克同學務必參加,與王老院士親近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