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國的物理課題合作專案?(第2/2頁)
章節報錯
秦克既有些哭笑不得,也對這老先生在數學上對自己的認可感覺暖心。
畢竟像法爾廷斯這樣的國際數學界頂級大佬,能如此真誠地鼓勵、認可一個來自其他國籍、不同膚色的年輕數學家,實在很是難得。
第二天,法爾廷斯要返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了,臨行前,他將寫好的介紹信交給秦克,說道:“我這兩天也會打電話給科佩特教授說明這事,至於最終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你的表現了。”
秦克再次真摯道謝:“謝謝老先生。”
“不用客氣。我啊,還是希望你能多花些時間在黎曼猜想之上,這次你的報告會就讓我們這些老傢伙深感欣慰,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黎曼猜想這座大寶藏的奧妙,是我們的夙願哪!”法爾廷斯拍拍秦克的肩膀,這才轉身離開。
看著他拖著行李箱有些佝僂的背影,秦克微微鞠躬,他心裡感嘆,在對數學最發自內心的愛好上,這些老前輩,確實有太多值得年輕人學習的地方。
……
秦克與寧青筠在學術報告會結束後又多留下了兩天進行參觀遊玩,然後便一起坐飛機,飛往得國的波恩市,再驅車來到巴德·哥德斯堡。
整個行程事先已報備過,陳明安排得妥妥當當,基本上沒讓秦克二人操心,只需要按著行程登機、上車便行。除了沒導遊介紹景點,幾乎與跟團旅遊沒什麼區別。
波恩市是座有近兩千年曆史的古都,也是偉大音樂家貝多芬的故鄉。著名的波恩大學就座落在這裡,其中馬克斯普蘭克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是研究太陽系、銀河系和外空間射電源的頂級科研機構。
秦克和寧青筠抵達波恩市時,距離洪堡研究獎的頒獎典禮還有三天,兩人正好遊玩一番,於是萊茵濱草公園、貝多芬故居、萊茵河畔、藝術博物館等都留下了兩人手拉著手的甜蜜身影。
時間很快來到了洪堡研究獎的頒獎典禮。
較之克拉福德獎的頒獎典禮,洪堡研究獎的頒獎典禮無論排場還是觀眾人數都遜色得多,大多數是得國本地的學術界名流。
這次獲獎的人數有80人,涵蓋的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和地球學,但每個領域只分配給每個國家一個名額。
像是數學,夏國就只有秦克獲獎,但還有同齊大學的朱教授獲得了工程方向的名額,據介紹,這朱教授在地質工程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績,秦克雖沒關注這個領域,也聽過其大名。
洪堡基金會特意將兩人安排在相鄰的座位,有趣的是,當工作人員知道寧青筠也有同行來觀禮時,居然聯絡了一個基金會的副秘書長過來寒暄,又表示因為名額規定今年暫且無法向寧小姐授獎實在抱歉,明年必定優先安排云云,請寧小姐多加體諒。
這份重視與客套,讓旁邊的朱教授看得目瞪口呆,心裡不得不感嘆,這對年輕的數學家在國際上確實有著遠超普通學者的知名度與地位。
整個頒獎典禮持續了將近三個小時,秦克領回了一項獎牌、證書、獎金支票以及科研課題合作意向書。
這意向書簽名確定後要交回給基金會,但不需要馬上就定下合作的課題,可以在一個月內透過國際郵件的方式,將正式的合作課題報到洪堡基金會,在五年內完成這個課題後,還要將課題的結題報告報到洪堡基金會。
但洪堡基金會不參與合作課題成果的收益分配,回收這個結題報告僅作為已覆行意向書合約的一個佐證。
畢竟它的初衷不是為了牟利,而是推動得國的科研機構與國際優秀學者的合作交流。
頒獎典禮後是為期兩週的學術報告會,不必全程參與。
根據排期安排,秦克的學術報告在三月中旬,雖然很想聽聽這些國際知名學者們的報告,但秦克還是決定趁著這七天的空檔期,先去慕尼黑大學一趟,拜訪羅傑·科佩特教授,敲定這次的課題合作事項。
慕尼黑大學是得國綜合實力最強、最具國際聲望的精英大學,它的理科尤其是物理、化學、醫學、數學、電腦科學等專業都能排到世界前十。
羅傑·科佩特能成為慕尼黑大學物理系的教授,自然也是了不起的物理學家,他在凝聚態物理方向的量子計算領域,在得國能排到前五,拿過得國最權威的物理大獎——馬克斯普朗克獎章,也曾在《自然》和《科學》上發表過論文,是名符其實的物理大佬。
而秦克在物理方面的國際成果,只有一篇投稿到《自然材料nature&naterials》兩週多、未有任何反饋的與流體力學有關的材料學論文。
兩者的伽位相差有點大。
寧青筠緊張道:“秦小克,你有沒有信心能說服這個科佩特教授與你合作?”
秦克笑笑,眼裡閃動著自信的光芒:“事在人為,總之先試試唄。我有七成左右的把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