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熱鬧的種子業界,以及姜老院士的最後考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國內因為秦克和寧青筠的這場哥德巴赫猜想專題報告會而掀起狂潮之際,大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桑義江,正忙得腳不沾地。
大農種業是一家老牌的種業公司,曾排到全國前三,但因為多元化失敗幾乎陷入絕境,甚至都要收縮種子的核心業務了,幸而桑義江上任後敢於把握機遇,在去年時果斷出手,以一億二千萬的授權費加上種子實際銷量X價格X8%的分成費,得到了青檸科技的六項西紅柿育種專利技術在國內的五年獨家授權。
當時他完全是孤注一擲了,連售價方面也同意了青檸科技的“種子的售價不會超過當前市場上西紅柿種子的平均售價”條款——這條款一簽訂,極可能會導致大農種業無法獲得讓人滿意的毛利率。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青檸科技的五種新型西紅柿培育專利技術及低成本快速大型制種專利技術確實了不起,加上青檸科技也派了專員進行現場指導,使得大農種業在短短三個月之內便以極低成本火線完成了第一批種子的制種工作,並推向市場。
一開始時市場反響還不溫不火的,但隨著秦克和寧青筠拿到了數學突破獎後,媒體到處炒作,大農種子也加大了宣傳力度,這五種新型西紅柿引起了很多年輕人的關注,變得越來越熱銷,尤其是適合陽臺種植的品種以及適應能力特別強的山地品種、可以在溫室大規模水養的水養品種,都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訂單爆滿。
巨大的銷量彌補了毛利率的不足,也讓大農種業迅速轉虧為盈,著實過了個肥年,年終時所有職工拖欠的工資不但全補上了,還發了筆獎金,使得大農種業上下人等士氣大增,也使得桑義江堅定了無論如何都要多搶到青檸科技裡其他新型種子專利技術的決心。
所以當青檸科技放出風聲,水稻、小麥、油菜、玉米四大品類十七項專利技術已過了預審批時,大農種業第一時間就聯絡了青檸科技的CEO周樹濤。
得知這些專利技術確實也是秦克和寧青筠帶隊研究出來的後,桑義江毫不猶豫就想將十七項專利技術全吃下,卻力有不逮。現在公司裡的資金流雖然較以往好了不少,大頭仍壓在生產五型熱銷的西紅柿種子製作上,能抽出來採購新專利技術的資金實在有限。
桑義江經過反覆對比溝通,最終選擇了油菜和小麥相關的八種專利技術及對應的低成本快速制種技術,總授權費近三個億,還要加上種子實際銷量X價格X8%的分成費。
沒法子,自從先前的西紅柿專利技術帶來的巨大市場潛力引起種業界的重視後,各大種業公司為了搶這些新專利簡直就是不計成本地抬價競爭,使得這十七項專利技術的授權費水漲船高。
幸好青檸科技比較冷靜,在秦克的指示下,青檸科技更看重合作者的技術、服務、以及誠信,而不是隻看投標價格,用秦克的話來說——“這些專利技術是為了更好的提高種子技術、增加農民的收入,是普惠公益性質的,不能純以商業法則來評估”。
於是先前與青檸科技合作愉快、種子質量過硬的大農種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打敗了願意付出五億授權費的夏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最終以三億左右的授權費,獲得了油菜和小麥相關的八種專利技術獨家授權。
這些細節當然不會公開,於是便引起了種業界的熱議與疑惑,這可是整整兩個億啊,青檸科技為何會放棄了價高的夏國種業,選擇價低的大農種業?
落選的夏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辛友彬更是又憤怒又覺得不公平,加上對青檸科技要求干涉種子售價的“霸王條款”極為不滿,他找到秘書,讓秘書找宣傳部門提出質疑函,質疑對手大農種業使用了不公正競爭方式,指摘青檸科技CEO周樹濤與大農種業暗中往來,疑似收受財物云云……
然而就在這時,幾個大型的媒體忽然放出了有關青檸科技的專題報道。
這些專題報道詳細地介紹了青檸科技從成立起,扣除所有的成本、支出後,節餘淨利潤的50%,均捐贈到助學基金當中,且餘下的50%淨利潤,幾乎也全都到成立實驗室、研發經費等方面,形成正向迴圈,是名符其實極具社會責任感的科研型企業。
而專利技術的轉讓標準,也是遵循著專利的權利人意願,以質以誠為先,不追求商業價值,也避免了中標公司因為專利成本太高而無法完成種子售價條約,最終為了賺錢而影響到種子的質量、危害到農民朋友的利益。
這些報道一出,頓時引起了種業界乃至社會各界的關注。
尤其是傳出這些專利的權利人是秦克和寧青筠,網上便處處點贊聲與支援聲,稱讚秦克和寧青筠才是真正的讓利於民。
夏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辛友彬聞訊卻驚出一身冷汗,他知道這些大型媒體可不會輕易發表這樣的重磅文章。
他想到青檸科技背後是秦克和寧青筠,而秦克和寧青筠也絕非普通的學生或者科研天才……
他越想越後怕,趕緊叫停了秘書的小動作,老老實實地承認這次競爭失敗的結果。
辛友彬並沒有猜錯,這些大型媒體發表這樣報道,確實與清木大學的聯絡乃至陳伯伯的指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自然是為了進一步推高秦克和寧青筠的聲望,增加兩人競爭菲爾茲獎的勝率而發起的宣傳。只是尊重兩人的意願、沒有直接報道“青檸助學基金會”,也沒有點明秦克、寧青筠與“青檸助學基金會”、“青檸科技”的關係,而是把報道的焦點放到了青檸科技、放到專利的權利人上。
這些報道一經面世,確實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秦克和寧青筠的正面形容更加深入人心,種子業界對於青檸科技要求干涉種子售價的“霸王條款”也有了更深的感觸,認為這家企業是有情懷的,是真的想幫助農民增產增收、想助力解決糧食問題。
青檸科技因而名聲大振,受到了廣泛讚譽,連帶大農種業的名聲也正面起來,畢竟他們的種子質量是受到青檸科技肯定的。
作為大農種業總經理的桑義江在興奮之餘也感受到更大的壓力,他一方面要想法設法地以固定資產抵押貸款滿足營運和製作新型油菜、小麥種子的現金流,另一方面也加大人員培訓、技術人員招募,保證種子的質量,避免影響到後續與青棕科技的合作。
為此桑義江忙得昏頭轉向的,幸而一切都走上了正軌,青檸植物培育實驗室還免費提供了第一批成功制種的“特種禦寒I型”冬小麥,有接近一噸左右,當然,條件是這批種子在完成包裝後,必須全部用於捐贈給大草原裡的貧困山村,優先捐贈給與青檸助學基金有合作的貧困山村。
桑義江欣然同意,這對於大農種業開啟大草原的市場有非常重要的正面意義。大草原裡因為冬天氣候太冷,冬小麥普及面很小,一旦今年這“特種禦寒I型”冬小麥能成功種植並有很好的收成,明年估計就會迅速攻佔整個大草原的小麥市場。
這對農民來說同樣是大好事,如果搭配“豐收易種II型”春小麥,還能實現冬小麥和春小麥的無縫連線,將會有極大的增收增產效果,普通農民收入翻一倍不是問題,如果勤快點種植時更仔細更細心點,翻1.5倍甚至更多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還有四種新型油菜,可以大規模水養的“水養I型”油菜就不提了,它一定會是溫室菜農的最愛,另一種在陽臺、會開出很漂亮小黃花的“陽臺I型”油菜估計也很受城市歡迎,它最大的特點是可以不斷地再生,哪怕一次將菜葉全部摘掉,只要根系不拔,堅持澆水和滴營養液,很快又會重新長出菜葉來。
現在都市白領、老人家最想做的就是“種菜”,這“陽臺I型”油菜簡直是最佳的選擇,再加上之前推出的“陽臺I型”西紅柿,營養又健康,而且養在陽臺還好看,一個小花架就能滿足普通宅在家裡的單身貴族平常所需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