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在全世介面前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有什麼奇怪的,之前看過秦神在國外做報告的影片,全是英文的,在得國的那場報告會,還是全程德語的呢!】
【寧同學的聲音好好聽啊,果然人美聲音就一定甜。】
【開始了開始了,求先科普一下哥德巴赫猜想。】
彷彿聽到了眾人的呼聲,秦克微笑著繼續道:“提起哥德巴赫猜想,相信在座的學者們都不陌生,但考慮到電視機前可能有小朋友,請允許我以一兩分鐘來作個簡單的科普。”
“所謂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指偉大的得國數學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先生,在1742年給另一位大數學家尤拉的信中,首先提出來的數學猜想,當時的提法是‘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後來尤拉在回信中,提出了另一等價版本,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因為現代數學界已不使用“1也是素數”這個約定,所以目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採用尤拉的這個版本……”
秦克以簡單清晰的解說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科普後,又重點表達了對陳景潤老先生的敬佩,對老先生及其他曾為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添磚加瓦的數學家致敬,又感謝了自己的老師們一通,然後才開始正式作報告。
“這次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主要採用的是我和青筠共同創造的全新數學方法‘青檸數論非線性結構法’。想要徹底瞭解如何證明哥猜,就得先了解‘青檸數論非線性結構法’。接下來我將會花上四十分鐘,詳細講解‘青檸數論非線性結構法’的核心思路與原理,然後再花三十分鐘來講解如何運用它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有關青檸數論非線性結構法,核心就在於‘非線性’的隨機系統,具體來說,就是以非線性耗散結合圖論、構造法,化歸法等數學方法,形成獨特的‘隨機函式混沌結構體系’,將數論問題轉化為機率問題,以非線性微分方程來求解……”
一邊切換著ppt,秦克一邊進行著講解,偶爾還會拉過大白板,用熒光筆在上面寫上一行行的數學算式。
旁邊的寧青筠則一字不漏地進行中文解說,當秦克以英文寫起數學算式時,她也會以端莊秀氣漂亮的中文字型,寫上中文的數學算式過程。
全場一片安靜,所有人都全神貫注地聽著,不少人還作著記錄,及時地記下因為秦克和寧青筠的講解而迸現的心得與靈感。
網上開始時還有教授、學者們煞有介事地作點評,網友中也不乏數學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評論一二。
【大家可以看到,剛才秦克博士提出來的耗散結構很有新意,非線性狀態下,耗散結構會突變成新的耗散結構,這對於轉化為隨機函式極為有利……】
【秦克博士剛才用加權圖來表示成對連線具有特點情況下的素數數值新結構,就運用得非常巧妙……】
不過隨著秦克的講解不斷深入,評論區與彈幕裡點評的聲音越來越弱,最終只剩下一片“我是誰,我在哪,為什麼我要聽天書”“寧同學說的每個字我都聽得懂,但連在一起為什麼我就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現在腦海裡只剩下666了,請原諒我詞彙量的貴乏”……
連b站直播間裡的教授們額上都在滲著冷汗,發出的點評越來越短,面對主持人的提問,只能勉強回答道:
“嗯……啊,確實是這樣……”
“嗯……沒錯……”
“嗯,他這步很有深意,具體的深意嘛……就是很有技巧性……要說到技巧性嘛……咦,他又開始下一步了……這步更有意思……”
到後來直播間的主持人也發現教授們其實已看不懂了,正尷尬無奈間,忽然聽到一個冷峻的女聲道:“剛才秦克這幾步算式,主要關鍵點線上性系統的衝激響應,或者說階躍響應,這種響應不一定是直線,可以是曲線。只有理解了這個前提,才會明白他剛才的算式為什麼要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轉化……”
直播間的主持人如獲救星,循聲望去,這才發現是一直沒怎麼說過話的田劍蘭院士出聲救場了。
從直播開始,那些教授們侃侃而談時,田劍蘭院士幾乎寸言不發,哪怕主持人把話題拋給她,她也只是以最簡短的一兩句話作答,完全不像別的教授們那樣張揚而搶著表現自己撈取名氣,以至於主持人慢慢也不好把問題拋給田劍蘭院士了,畢竟直播間裡不能冷場。
沒想到在直播間陷入尷尬、解說無以為繼之時,田劍蘭院士終於出手,接過了解說的職責。
雖然田院士的解說比起秦克寧青筠的解說也沒多大的差別,全是讓人聽不懂的專業術語,但好歹直播間裡不再是那種尷尬至極的冷場情況了!
光是這點,就足以讓主持人感激並感動了。
果然不愧是寧青筠的老師啊!在數論方面的水平足以碾壓其餘幾位各大高校裡推薦來的知名教授!
彈幕裡也全是各種驚歎。
【臥槽,這位看起來很嚴肅的老教授,是寧同學的老師吧?水平恐怖啊,她說的話和寧同學說的話一樣深奧,反正我是完全聽不懂,不明覺厲。】
【你之前沒聽到介紹,這位老教授可是科學院的專職數學院士,數論水平在全國都是頂尖水準的。寧同學就是她教出來的,能不厲害?】
【明師出高徒啊!說來秦神的數學老師是誰來著?】
【王衡老院士啊,你沒聽開場白嘛?秦神在一開始就不是感謝了一通人名嘛,裡面就有提及王老院士,哦對了,王老院士也是寧同學的老師,聽說寧同學是整個夏國唯一一個集王老院士的王派與田院士的陳派學說精華於一身的數學家。】
【我的媽耶,難怪他們這麼牛,原來是有兩個院士級別的老師。】
【不……我覺得主要還是他們自己牛,秦神證明孿生素數猜想時,可沒拜任何人為師。】
【……數學果然是天才的樂園,如我等凡夫俗子就只有仰望膜拜學神的份了。】
不只是網上觀看直播、或者在電視機裡看電視直播的觀眾們多數都一臉的懵然,在會場的各國數學家們臉上的表情也很精彩,因為許多原本充滿自信的數學家,發現自己居然也開始聽不明白了。
在無數驚歎的目光中,秦克第一階段報告宣告結束,進入到運用“青檸數論非線性結構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