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準備時間越充分,成功的機率越大,“超巨型太陽風暴”提前了大半個月,意味著留給7000座發射基塔進行系統聯調的時間減少了大半個月!

秦克雙手下壓,示意在場的記者們安靜:“大家不必擔心,目前‘星球防護罩’計劃進展順利,7000座發射基塔的基建工程已全部完工,而內部功能模組的安裝與除錯工作正在有序開展,最遲會在六月底時全部完工。這依然在我們的計劃表內。我們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進行全球聯調測試。”

又有記者忍不住舉手提問:“秦院士,這麼龐大的計劃,涉及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7000座發射基塔,僅一個半月的全球聯調測試夠嗎?根據我們的民調,很多人都在擔心著,萬一次這次‘星球防護罩’計劃失敗了,那不但全球會出現大面積的電子裝置損毀、人類社會的經濟受到重創的結局,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極端氣候災害還會持續,那人類就會迎來世界末日了。”

秦克看著一眾記者,見多數人都臉有悸色,顯然剛剛才結束的“冰凍煉獄”超強大寒潮給眾人帶來的餘威仍未散去。

連見多識廣的記者們都如此緊張擔憂,民眾們的心態就可想而知了。

果然自己決定召開這次新聞釋出會的決定是很正確的。

秦克溫聲道:“我知道大家這一年多來過得很艱難,極端的氣候災害帶來了經濟的蕭條、很多人失業,更造成了數以千萬計的民眾流離失所、家園被毀,甚至是離失了至愛親人。對於這些不幸,我感同身受,我也有親戚、朋友、同學,因為這些年來極端氣候災害而遭遇不幸。但是——!”

秦克目光堅定地凝視著攝像頭,聲音鏗鏘而有力:“我始終,我相信,不管前路有多麼艱險,我們人類心中的光明與勇氣是不會消卻的,我更相信,只要努力到最後都不放棄,人類一定能創造出光明的未來!”

他並不是在安慰記者們,也不是在安撫無數觀看著這場直播、正憂心忡忡的民眾們,而是有感而發。

他做了個手勢,他身後的大螢幕開始切換,換上了一張張照片。

這些照片大多數是人物照,有許多科學家熬紅了眼睛正在埋頭做研究的照片,有施工工人冒著風雪吆喝著用力揮動沉重鐵錘的照片,甚至還有數百張灰白的遺照。

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科學家們神色憔悴疲憊卻沒停下手中的工作,施工工人手掌與臉上的面板都粗糙開裂了……看得眾人都心有慼慼焉。

秦克指著其中一張看不太清晰、只能看到風雪中大片人影正奮力用後背抵住什麼的照片,緩聲道:

“這張照片發生在去年10月,‘冰凍煉獄’超強寒潮到來的前昔,那時風雪已很大了,有一堵還在修建的牆壁在暴風中發生斜傾了,這幾百名工人大叔們以血肉之軀硬生生地將之頂住,爭取到了寶貴的一分鐘,使得大型吊車能及時將這堵牆重新拉回原位,不然就得重新多花十天的時間來重建。”

在場的記者們看得全都屏住了呼吸。

照片是風無人機拍攝的,哪怕是高畫質的攝像頭在這樣惡劣的風雪之中也無法拍得多清晰,但那股奮不顧身、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撐下去的決心與勇氣卻清晰地傳達了出來,震撼所有觀眾的心靈。

秦克一張張照片地划動,不時講解裡面的故事。

“這一張照片是奧大利亞的科研團隊研究發射基塔需要的某種特種鋼材時的情景,也是他們留在這世間的最後一張照片,因為在拍下這照片的第二天,因為實驗室裡的裝置故障,最終引發了大爆炸,他們全部壯烈犧牲在科研第一線了。”

“這張照片是夏國沙洪泉老院士生前在海島工地現場的照片。沙洪泉老院士是夏國最著名的建築學家兼地質學家,為了確保南邊海島發射基塔的基建工程,沙老院士親赴現場臨工,冒著烈日熬了一百多天,最終累倒在崗位上,再沒睜開過眼睛……沙老院士前往海島的那天,我還曾給他送行,他對我的勉勵至今還在耳邊迴響,只是沒想到那次一別,從此天人永隔。”

回想起當時的情景,秦克聲音帶著沙啞,眼圈也有些紅了,他深吸口氣,調整一下情緒,才又換了張照片繼續道:

“這是我和二十幾位年輕人的合照,這些年輕人都是京城幾所名校的工木工程系教授。去年一月,他們臨危受命,前往大沙漠的腹地督建幾座至關重要的發射基塔。出發時他們是26人,今年二月回來時只剩下22人。有4人因為一場巨大的沙漠風暴,永遠留在了那裡……與他們一起壯烈犧牲的,還有三百多名施工工人。這些人都有家人和孩子,有的孩子最小才三歲……才三歲哪!”

“前些天我去慰問他們的家人,那個三歲的孩子拉著我的衣袖問,叔叔,我爸爸什麼時候能回家?那一刻我根本說不出話來,只是用力抱著那小朋友,眼淚卻不受控制地掉落。我也是有孩子的人,我不敢想像一個三歲的孩子永遠地失去父愛的感受,在他長大時,別人有都有爸爸陪伴,只有他沒有,他會有多難過……”

秦克仰起頭,努力不讓眼角滾動的淚水落下,好會兒才續道:

“這26位英雄在出發前難道不知道危險嗎?他們知道,但為了保護珍視的親人,為了人類共同的未來,他們依然鼓起勇氣,義無返顧地踏上了戰場!”

秦克拭了眼角的淚花,重新看向攝像機:“這26名教授是我親自送行的,這4位獻身在科研一線的英雄們,我有責任也有義務照顧他們的家人一輩子,這是我對他們的承諾。”

“不只是這些我所認識的朋友,還有許多我沒見過面、但為了修建起發射基塔,為了我們人類的未來,義無返顧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的英雄在!他們的名字將會銘記在他們參與興建的發射基塔頂端上,讓世人仰望緬懷他們!”

透過高畫質的攝像機,無數人能看到秦克那紅紅的、瀰漫著水汽的眼睛。

全場一片安靜,連電視機前、手機螢幕前、電腦螢幕前無數的觀眾都說不出話來,評論區裡一片靜默,許多人都偷偷地抹起淚水。

旁邊的陶折軒同樣看得眼眶發熱,心裡滿滿都是感動。

既是為那些為科研事業獻身的英雄,也是因為此刻秦克的真情流露。

不管是學術界還是科研界裡,向來權力越大、地位越高、名望越高的人越是習慣喜怒不形於色,彷彿面無表情才能彰顯其威嚴與高深莫測。

但秦克與那些所謂的大人物截然不同,他從不掩飾自己的真性情,嬉笑怒罵隨心,他給人的感覺,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有血有肉。哪怕現在他已登頂了世界科研界之巔,成為了無數仰望的“數學之神”“物理之神”,也未改變過這份真性情。

這種強烈的反差非但不會讓他的形象受損,反倒讓人心生溫暖、喜歡他、信賴他,願意追隨在他的身後。比如自己和愛德華等這樣眼高於頂的人,不也同樣甘心以助手的身份,跟著他一起戰鬥下去嗎?

大概這才是秦克與眾不同、擁有億萬粉絲的獨特人格魅力。

寧青筠就坐在秦克旁邊,她同樣淚珠朦朧,當了媽媽後她份外看不得這樣的事,當時她也抱著那個孩子哭得稀里哇啦的。此時她抽了抽小鼻子,強忍住淚水,掏出紙巾遞給秦克。

秦克接過先替她擦了擦臉上的淚痕,才自己擦了擦眼睛,然後以自嘲的語氣道:“讓大家見笑了。我說的這些,不只是想大家明白有多少英雄在守護著大家的日常生活,更想告訴大家,只要我們人類齊心協力,沒有任何困難是邁不過去的!”

秦克再次揮動手臂。

照片再次切換,這回換上了由一張張照片飛速閃動組成的動畫。